《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发布时间:2019-08-26 22:07:15




【发布日期】2004-11-12
【生效日期】2004-11-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理
  二00四年十一月十二日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本条例所称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

  第三条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 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

  第五条 国家实行统一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实验室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第六条 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管理,承担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检查、维护实验设施、设备,控制实验室感染的职责。

  第二章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管理

  第七条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第八条 、调整并予以公布;、调整并予以公布。

  第九条 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

  (二)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三)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

  (四)具有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采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工作人员在采集过程中应当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并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第十条 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通过陆路运输;没有陆路通道,必须经水路运输的,可以通过水路运输;紧急情况下或者需要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往国外的,可以通过民用航空运输。

  第十一条 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运输目的、;

  (二)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应当密封,容器或者包装材料还应当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低)温、耐高压的要求;

、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

  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运输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需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或者运往国外的,由出发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后,。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检验检疫过程中需要运输病原微生物样本的,,。

  通过民用航空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除依照本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取得批准外,。

  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关于运输高致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本条第一款规定条件的,应当即时批准。

  第十二条 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由不少于2人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通过公共电(汽)车和城市铁路运输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

  第十三条 需要通过铁路、公路、民用航空等公共交通工具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承运单位应当凭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批准文件予以运输。

  承运单位应当与护送人共同采取措施,确保所运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安全,严防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泄漏事件。

  第十四条 ,承担集中储存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