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市场隐现“庞氏骗局”

发布时间:2020-05-25 01:09:15


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局”——涉案金额高达650亿美元的麦道夫诈骗案刚刚落下帷幕。如今,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也悄然隐匿在国内银行理财市场中。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过去一段时期,国内理财领域中循环贷款类理财产品的操作思路莫名地显现出“庞氏骗局”的阴影,。
所谓“庞氏骗局”,就是用新投资者的后续投资资金支付给老投资者作为本息收益,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也就是俗称的“空手套白狼”。
这份名为《银行理财产品分析与评价月报2009年9月》的报告指出,某款理财产品的说明中宣称,其本息支付来源于贷款主体偿还的本金、新发理财计划的募集资金和信托贷款转让资金三个方面。这不禁让人心生疑虑,“用新发理财计划的募集资金支付前期投资者的本息收益,难道是中国版‘庞氏骗局’的显灵”?
市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理财产品?报告分析认为,自2008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不断曝出零负收益现象,这也让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出现债务“窟窿”,因此不能排除个别银行出于某种原因不愿自行偿付,转而“算计”起投资者新进资金的可能。
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银行信贷资金的紧张。
报告指出,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导致的国内企业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偿债能力普遍下降。而适度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又要求商业银行保持一定的放贷规模,因此贷款到期而无法完全收回的风险上升。
从第三季度起,央行货币政策开始出现动态微调,商业银行与企业部门一度陷入资金紧张的局面,导致了商业银行迫切需要通过置换信贷资产和转让票据等方式,腾出规模发放贷款,以确保盈利以及控制流动性过剩局面。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王增武表示,2009年9月份信贷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的飙升便是最好的明证。
对于上述理财产品,专家认为它既对投资者不公平,也蕴藏着极大的风险。
王增武认为, 从形势上看,用短期理财产品对冲中长期贷款不失为解决理财产品期限与中长期贷款期限错配的一种手段。不过,即便设计者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做法潜在风险和隐含的不公性也值得思考。“在这类理财产品中,潜在的风险包括贷款主体的信用风险、新理财计划不能成立的风险或剩余期限的信托贷款无法转让的风险。这种让后续理财计划的资金作为还款来源的做法,容易使产品陷入连环式陷阱。” 王增武解释道,“极端情况下,如果产品到期时,新的理财计划未能如期成立,剩余期限的信托贷款也无法转让出去,投资者的本金和收益有可能受到损失。”
对于新理财计划的购买者来说,银行此举也颇有不公。投资者支付的资金有一部分用于偿还银行“旧债”而非投资或保值,这显然是任何一位投资者都不愿见到的。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接受采访时坦言,这种行为容易引发银行内部、。“用新投资者的钱来填补原来理财产品的‘窟窿’,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旧债应当由发行银行自己补偿。”
王增武也持有此种观点,“银行和投资者之间应当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应要求发行主体承担贷款主体的部分风险,如考虑引入类似于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自购约束。一旦贷款主体违约,发行主体需用自购资金进行补偿,在此基础上,才能共享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