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信托产品:一枝难独秀

发布时间:2020-03-06 15:06:15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恐慌正在成为传言的放大镜。

  尽管“银监会可能于5月1日前出台新规,收紧房地产信托”的消息至今依然未得到相关部门的确切回应与证实,但却足以刺激市场本就紧张的神经。

  “提高自有资金?那不让开发商等死?”“我们并没收到上面要紧的口风,你了解的情况怎样?”在记者接触的业内言论中,不管言辞激烈与否,信托公司却无一否定“收紧”的可能性。

  这种“默认”遮掩不了市场对政策风险草木皆兵式的恐慌,其背后的逻辑则是:地产调控中,,让任何一种融资途径一枝独秀。

  今年2月以来,地产信托的数量规模不断快速升温。根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的不完全市场统计,仅3月份就有近200亿元的信托资金进入地产行业。而4月以来,市场可见的信托融资公告也比比皆是,通过信托渠道,首开股份(600376)打算从两家信托公司融资不超过20.5亿元,中南建设(000961)5亿元,江苏新城4.5亿元……

  所有这些不断增长并累积的数字都在增加着市场对新一轮信托业务规范的恐慌。因为今年地产信托规模爆发所承接的低谷正是上一轮业务调控的结果。在去年,因为上半年的银信合作单一信托以及集合信托的过热,银监会先是对银信合作执行了“砍头”行动,后又要求信托公司进行风险自查;到去年11月发布《关于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部分“不够审慎的信托公司更是在窗口指导下暂停业务,整顿风险。此后,便是信托地产信托规模数量的锐减,直到今年初跌至低点。

  并且,过去已有的经验也正在佐证并加深这种逻辑。可以说,数年来,信托这个金融超市,。

  如今,,在一揽子的统筹调控中,信贷政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限购限贷等地产调控政策仍在继续。在银监会的二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议上,刘明康已经明确了信贷紧缩的信号,并且一季度的金融数据,银行对地产行业的信贷支持确实在减弱。

  而随着更加宏观的货币政策影响、房贷压力测试有可能导致的进一步加压调控、高房价的坚挺,新紧缩逾期却在不断形成。华远地产(600743)董事长任志强表态,这场调控会一直持续到降价为止,政府说了算,而非市场。在这种一揽子的统筹下,一向突围政策、担当地产融资救火队的信托也自然难以一枝独秀。

。那么,市场微妙之刻,信托公司又将如何研判大势?

  回想2010年的情形,彼时,数家信托公司都不讳言地向本报记者表示将重点进军地产领域。在他们眼里,,地产信托产品的高收益是最简单的应对净资本束缚的途径。而近来,地产信托需求的紧俏,也使得收益率进一步水涨船高,综合了各种费用,基本已在15%以上。

  但是,信托公司也明白这是“走刀尖”,高收益就是高风险。大家清楚,好的项目或合规项目都会首先考虑低成本的银行资金,而非信托。而求助信托进入,甚至是充当杠杆的项目,一旦市场生变或房企后续融资能力弱化,信托资金的高成本在成为房企重负的同时,也将增加信托资金回收的不确定性风险。

。而实际上,陆续披露的一季报显示,开发商的资金问题已经露出端倪,经营现金流为负的现象十分突出。上市公司尚且如此,中小房企的流动性压力可想而知。

  如此,。而为了符合“圣意”,,今年地产业务将稳中有降的共识也正在信托从业者中形成。

  在大部分的受访观点中,。一方面是未来的地产形势将更加难测,二来投资也更加理性。

  而在平衡了风险之后,已经有部分信托公司将融资项目的筛选门槛提高,在项目盈利能力以及企业财务状况等核心数据上的考核更加严格。

  而在记者看来,对于本身戴着镣铐跳舞的信托公司,地产业务并非固若金汤的捞金利器,从长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