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版产业政策演变及其趋势——兼及对出版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9-08-29 01:33:15


本文在我国出版产业市场化背景下,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产业政策演变的历史、形成机制及实现途径,并基于买方市场环境分析出版产业政策调整的趋势、路径以及“十二五”规划相关产业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深入和发展,我国出版领域相继推行了一系列产业政策,破除了大量体制性障碍,释放了出版领域的生产力,促进了出版产业的高速发展。概括起来,新时期产业政策可以分为两个历史时期:第一阶段,即1978年至1994年,实施的是卖方市场条件下的补缺型产业政策;第二阶段,即1995年至今,实施的是买方市场条件下的升级型产业政策。以下我们将循此历史脉络进行分析。

一、第一阶段:1978年~1994年,卖方市场条件下的补缺型产业政策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图书存在明显的短缺和失衡现象:据毛主席著作出版办公室统计,仅1966年至1970年年底,、语录本、单行本、民族文本、外文本、盲文本共计42.06亿册;.27亿张,两者合计为104.33亿册(张),而同一时期全国出版的图书总计为129.27亿册(张)。也就是说,、语录、画像等的出版量已占1966年至1970年全国所有图书出版量的80.7%。[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改变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并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出版领域出台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产业政策,。该《纲要(草案)》提出,“图书出版要在提高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品种,保证重点,填补缺门,重视普及,注意提高”。

从产业政策的角度来看,这个阶段的产业政策主要是针对传统计划经济所造成的出版领域短缺经济现象,采取的是以克服短缺为目的的补缺型产业政策。从这个时期的产业政策手段来看,主要集中在克服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出版领域资源约束,加大出版领域资源供给,扩大出版领域生产能力,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具体而言,这个时期的产业政策手段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扩大纸张等资源供给、提升出版技术、提高出版经营主体的规模和能力等。

首先,改革开放之初出版领域短缺的重要表现就是纸张短缺,这也是计划经济作为资源约束型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1][2]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我国纤维原料不足,纸张资源的约束性很强,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或纸张来弥补缺口。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这种短缺局面一直没有大的改观。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资源弥补这一缺口。第一,采取动用外汇储备进口纸张或动用国家储备纸等临时性措施,,,调拨约1亿美元外汇用于进口纸张和纸浆。第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扩大纸张生产能力,试图从根本上解决出版产业发展的纸张资源约束瓶颈。统计数据表明,从1978年到1985年期间,我国出版用纸产量的增幅超过两倍,基本满足了图书出版的需求。

其次,实施出版产业发展的技术扶持政策,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的投入力度,缩短图书出版周期,提升出版产业的生产能力。特别是1983年,,尽快缩短图书出版周期的意见》,决定采取如下措施:增强排版能力,大力发展胶印,建立装订联动作业线,抓好北京、上海等地区16个厂的技术改造等。在此期间,我国出版产业在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特别是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照排系统的研制和应用,使我国出版业从此进入光与电时代,出版产业的生产能力大大提升。

再次,扩大出版产业经营主体的数量、范围和效率,大大提升出版产业的生产能力。从数量层面而言,出版产业经营主体数量大幅增加,截至1994年年底,出版社增至550多家,书刊印刷厂增至5000余家(不包括非书刊印刷厂近10万家),图书发行网点增至11万个。这些都要归功于出版产业的增量扩张政策措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项政策是:1、1979年召开的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确立了地方出版社“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的方针,明确指出地方出版社可以不受“三化”(地方化、通俗化、群众化)的限制,扩大了地方出版社的出版范围,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地方出版社的分立以及出版主体数量的大幅增加;2、,会议确立出版发行体制改革“一主、三多、一少” 的目标,即“以国营新华书店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购销形式、少流转环节的图书发行网”,这为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涉足出版产业提供了可能;3、1988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报社、期刊社、、《关于当前出版社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当前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这些文件实际上是前两个文件改革精神的进一步深入,它所导致的直接变化是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介入出版业的程度进一步增强,并成为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活跃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