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领域特殊性决定“市场法则”行不通

发布时间:2019-08-25 01:47:15


11月26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李玲做客齐鲁大讲坛,对“看病贵、看病难”这一世界性难题,以及当前我国医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医疗卫生行业和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市场法则”在这一领域行不通,而且反而可能将市场机制带来的危害进一步暴露和放大。

李玲认为,首先,医疗卫生是很特殊的领域,不是用市场机制就能解决的。比如,市场机制在分配资源的时候就是用价格机制:买东西时,要先看口袋里的钱,贵了不买,便宜就多买一点;但是在医疗上,无论他有没有钱,基本的医疗都需要有保障,就像吃饭、住房,这个时候价格已经不起作用了,须按最基本的需要满足他。

其次,在医疗市场上,不仅不遵循“价低就消费,价高就少消费或者不消费”,按价格配制资源的逻辑,而且还会出现逆向选择:病人到医院不是享受的,是因为有病了,要不惜代价救自己或者亲人的命,到医院去就希望最小化风险,尽可能保住命,不惜代价,以一万防万一。不论有钱人,或者没钱人,很少有跟医生谈价钱的,都会对医生说“用好的”,如果医生说心脏支架有3万元一个、5000元一个的,一般人都会说用最好的,这种心理很微妙“万一有不测,我尽力了,也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这一特性决定了,在医疗领域永远都是价高的好卖。如传统的药换包装药价倍增,而便宜的药却没人要,“越贵的越好卖,高价才有市场,低价没有人”。很多不可逆的事情都有这样的特点,比如教育,义务教育政府包了,幼儿园就是价高的市场,它宣传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由于时间不可逆,天价幼儿园门口仍有很多人排队,价越高,越有人买。同样,在医疗市场上,生命是无价的,患者的趋高不是用单纯的价格机制所能解决的。

医疗市场是特殊的市场,它暴露和放大着市场机制所带来的危害。李玲指出,患者的信息不对称,决定了医疗服务需求靠医生来定,医生决定让病人作什么检查和治疗、吃什么药、要不要动手术,既是需求的提供方,同时又是需求的决定方,这就是“强卖”的市场:医生卖什么,病人就得买什么!医生让病人作检查,病人敢不做?医生让病人吃这个药,病人敢不吃?这个时候如果所有机制的设置是让医生挣钱,最终只能是病人受害!

在卫生经济学上叫“供给引导需求”,就是医生可以创造出需求来,有多少医生就有多少病人,有多少床位就有多少病人,医生是不会失业的,小病是可以大治的。

有些地方领导,一看病人这么多,就让盖医院,放开市场,让更多人办医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永远也解决不了。因为他没有了解医疗卫生特殊的规律性,你没有给医生正确的激励机制的话,你建多少医院、培养多少医生,可能都解决不了问题,在这方面,美国给了最好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