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事法律行为的默示形式

发布时间:2020-04-24 14:58:15


  浅谈民事法律行为的默示形式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默示形式的概述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以意思表示为根本要素的合法行为。而法律行为的本质,在于旨在引起法律效果之意思的实现,在于法律制度以承认该意思方式而于法律世界中实现行为人欲然的法律判断①。民事法律行为是由意思表示和其他事实要素两部分组成的。其中意思表示形式包括明示形式和默示形式。所谓民事法律行为的默示形式是指民事主体不用语言、文字等方式直接表达其内在意思,而是以实施某种行为或不实施某种行为间接地依法律规定、约定、习惯或常理推知其意思的表示形式。也就是说在一定情况下,行为人不以语言、文字、录音录像等明示方法,而用作为或不作为的事实行为进行意思表示的方式。默示形式必须以特定情况为基础,只有当相对人将行为人作为或不作为的事实行为与这种特定情况联系起来,能够推断出行为人的内心意思时,才能采用。默示的意思表示,又称“意思证明”,是指以社会的非习用方法为表达,他人根据具体情况才可推知表达外观意思的情形。又有客观说和主观说,前者以客观的个案情况作为推知前提,后者以宣示的目的作为推知前提。通说多采客观说②。默示之意思表示与明示之意思表示之区别为主观说与客观说。主观说是表意人为表示该意思而为表示行为时,为明示之意思表示。表示人表示他意思,而欲人推测其意思时,为默示之意思表示。客观说其中有谓依言语或者文字或用当事人间所了解之符号为表示者,为明示,否则为默示。有谓以本来表示一定意思之适当手段为表示者,为明示,否则为默示。以此说为当。然明示默示,不外为表示力强弱之相对的区别,一旦被视为意思表示行为,则其效力除法律特有规定外,无任何差别③。默示的意思表示,其非习用方式,可以是行动,也可以是沉默。但皆应可以间接推知其外观意思。其中依行动的默示,学理称“意思实现”,如所有权的抛弃以扔于垃圾堆的办法即是④。简单地说包括推定行为与沉默两种。

  研究默示法律行为,其意义:一是在于促成当事人对自己的义务能诚实信用地全面履行,二是如果当事人在履行过程中有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或其他情形,则可以通过默式的方式实际补漏救济,这在我国日趋发达的商品经济进程中,特别是“入世”以后,各种民事活动流转加快,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方式更加快捷、简便、新颖。因此,默示民事法律行为将会大量出现。如何正确掌握认定合法的默示行为,对保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