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心力衰竭——治疗体会

发布时间:2020-07-06 07:00:1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主要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的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内科重症之一。我院自1997年以来,对30名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患者采取了系统的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30例,均为1997年以来在我院就诊的患者,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8~75岁。全部患者的临床疾状和体征以及辅助检查均符合肺源性心脏病的的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 对确诊为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患者,采取积极抗炎、对症治疗,使患者呼吸功能有所改善。并使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药,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心脏、后负荷,达到消除浮肿的作用。部分病人经抗炎、利尿、扩血管治疗后,症状和体征仍未明显改善。对此,我们酌情小剂量使用了强心药物,使病人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生命指征平稳,浮肿症状均消失。经过些系统的治疗,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病情较为稳定。
讨论
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由于缺氧、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缩痉挛,血管阻力增,形成肺动脉高压。此外尚有组胺、血管紧张素参与了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由于长期的上述病变,引起肺血管(小血管)炎,致使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使肺血管阻力增大,引起肺动脉高压。
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 肺动脉高压早期右心室尚能代偿,舒张末期压力正常。肺动脉高压持续进展且严重,致使右心负荷过重,右心功能失代偿。右心排血量下降,舒张末期压力升高,促进右心室扩大及右心室功能衰竭。随着病情的进展和进一步加重,甚至引起左心室衰竭。
肺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特点 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与其他心脏疾病导致的心力衰竭的治疗不同,通常在积极控制感染和改善呼吸功能后,病人的病情即可获得明显的缓解,如临床上可表现为尿量增、浮肿消退、肿大的肝脏缩小及压痛消失等,一般不需要加用利尿剂。但对较重的患者,可适当运用强心剂和血管扩张剂。实践证明,在这样的治疗原则指导下,我们对本组3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复发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