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医疗”有多少可以避免

发布时间:2019-08-21 17:00:15


  在治疗过程中,不恰当、不规范甚至不道德,脱离病人病情实际,超出病人承受能力而进行的检查、治疗等医疗行为都可以定义为“过度医疗”。“过度医疗”和“缺医少药”一起,是中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两个极端。对于“过度医疗”,一方面是市民齐声声讨大处方、大检查,一方面是医院出于经济利益、医生出于自我保护而对“过度医疗”欲止还休。“过度医疗”有没有明确的界线?其根源在哪里?市民在就医过程中存在哪些错误的认识而导致了“过度医疗”,该如何防范?那么,怎样才能尽可能地做到医疗有度,量病求医呢?

  “这几天突然变冷,孩子感冒了,一直说头疼,前天我带孩子到医院,先是做血常规检查,后来医生说不如做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出来就是一个普通感冒,加上200多元的药费,整个费用快1000元了,你说亏不亏!”郑州市民陈先生打电话反映。
  感冒开最贵的抗生素,头疼就去做CT或核磁共振检查,已经失去治疗时机的晚期癌症患者其家属还要求进行费用昂贵的手术,放、化疗治疗……这都是“过度医疗”。

为“过度医疗”找病根

  “政府对公有制医院的投入有限,一般都在30%左右,剩下的70%要靠医院自己解决。”郑州市某医院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的投入只能是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现实的一种情况是,为了增加竞争力,医院还必须购买很多新的设备,如果不进行足够的项目检查,想把新设备的成本收回来谈何容易。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在一家医院做过的检查项目,到另外一家医院还必须重新做一遍。
  “检查项目过多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医疗事故的‘举证倒置’。”一位医生告诉记者,新的医疗事故条例规定,如果出现医疗事故,必须由医生提供自己没有过错的证据,否则就认定事故的责任方是医生,“这样一来,任何一个患者到了我这里,我都只能让患者进行全面检查,虽说有时候会出现检查项目过多的情况,但是一旦出现纠纷,检查单就避免了打‘口水’官司的尴尬。”

“过度医疗”难界定

  “要想给‘过度医疗’定个标准也不现实。”郑州市卫生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临床医学非常复杂,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种病也有不同的表现,同一种病的不同时期治疗方法也不同。就拿感冒来说,做CT那就是过度医疗,但如果做常规的血液检查那就不一定了,很多病症相似,医生需要数据来确诊,有时医生采取全面检查的手段,其中哪些检查是正确诊断所必需的、哪些是多余的,都是由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水平而定的,因此,对过度医疗的判断也就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指标。

转变错误认识 避免“过度医疗”

  医疗体制有待完善,患者也无法从专业的角度来判定检查治疗行为是否属于“过度医疗”的范畴,那么,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怎样才能少走弯路呢?
  ●病在亲人身、痛在家属心,出手不要太“大方”
  “只要孩子感冒发烧,我就要求医生开最好的药,从来没让孩子吃感冒通等普通药物。”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
  “其实,贵药不一定效果就好。”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王慧敏告诉记者,市民认为的好药和贵药,大都是新特药。其实任何一种药物,都有其适应证,越普通,越说明是经过长期临床使用验证的药物,其副作用小,疗效非常稳定。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孝心”让医疗无止境。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很多癌症晚期患者,已经无法挽回生命,但是做儿女的怎么也不忍心:“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花多少钱都行。如果没有把所有的治疗手段都用过,我们会遗憾一辈子。”这样一来,对患者实施放、化疗手术,不仅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让患者在弥留之际受尽痛苦。其实,为亲人看病也要有度,价格不是衡量医疗质量的标准。
  ●看清广告,别把“治根”作为诊疗的最终目的
  “糖尿病、高血压之类的慢性病要想‘治根’非常难,不少患者在求医的过程中,因为医生嘱咐要常吃药,就怀疑是医生能力有问题。”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糖尿病治疗中心主任宋瑞捧说。一般来说,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医生都会嘱咐他们要长期服用降血压或降血糖药物,并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控制为主,但有的患者不理解,自己四处求医,找偏方,结果各种方法用过,钱没少花,病情也没有得到控制。
  其实,能一次性治疗不再发病的疾病很少,像扁桃体摘除后能把扁桃体炎根治,或能获得永久性免疫的如天花才能称得上是“治根”,而感冒发烧等常见病大多不能“治根”。许多患者经过几次复发以后,就以为医生不能“治根”,这时候,一些“一个疗程保证根除”的广告就让患者动了心。
  ■记者手记
  不论原因是出在医院方面还是患者身上,过度医疗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另一方面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极恶劣的影响:不该做的检查做了,不该用的药用了,就可能造成脏器损害。
  资料显示,我国医疗市场每年消费4800亿元,并且保持着1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然而,调查结果显示,群众有病时,有48.9%的人应就诊而不去就诊,有29.6%的人应住院而不住院。医疗费用每年都保持着高速增长,合理的医疗保障却与老百姓还有相当大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