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过度诊疗”

发布时间:2020-03-13 11:41:15


  “小到抽血化验,大到核磁共振、动脉造影等等,病人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知道,他稀里糊涂做的那些检查,有些根本就没必要。但钱可不少花。”

  那些良知未泯的医生勇敢地站了出来,揭开了行业的“潜规则”。

  透过“过度诊疗”的表象,我们看到,那一条环环相扣的利益链条,正在尽情地吞噬着人们的“血汗钱”。

  尽管政府主管部门的“新政”已经开刀这些顽症,但这些举措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目前还是未知数。

  一线调查

  揭秘“过度诊疗”背后的利益链条

  孙晨北京报道7月下旬,20岁的乙肝患者王某奔波于天津市几家大医院,希望进一步诊断自己的病情。让王感到奇怪的是,几天之内,每家医院都让她重复做相同检验,而且各医院检查的“乙肝定量PCR”结果相差悬殊,有时在正常值范围内,有时又比正常值高出100多倍!

  为什么要做这项检查?差异悬殊的检测结果又代表什么临床意义?从来没有一位医生给她做过解释。王每做一次“乙肝定量PCR”检测,需要费用100多元。

  “其实她做‘乙肝五项’化验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乙肝定量PCR’检测根本没必要做,而且还常常出现假阳性结果。但如果医生们不让她做,那些诊断设备以及昂贵的诊断试剂又卖给谁呢?”一位医疗设备经销商坦言,类似王某经历的这种“过度诊疗”在医院中“司空见惯”。

  “‘过度诊疗’的利润甚至比卖药的利润还要大!”该经销商说。

  记者调查发现,在利益驱动下,医院竞相争取“过度诊疗”的利润空间,引发了医院之间的“医备竞赛”。这给医疗设备产销商们带来巨大市场的同时,商业贿赂的阴魂也如影而至。

  “过度诊疗”

  “小到抽血化验,大到核磁共振、动脉造影等等,病人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知道,他稀里糊涂做的那些检查,有些根本就没必要。但钱可不少花。”北京一家二级甲等医院的内科医生告诉记者。

  一位医疗设备经销商也佐证了这个说法。有一项“预测”病人是否患肿瘤的芯片检测在很多医院都做得很“火”,但实际上没有肿瘤的人做这种检测什么也查不出来;而肿瘤患者用其他检测手段完全可以查得很清楚,也没有必要做这项检查。据这位经销商介绍,这种设备和诊断试剂在全国各地卖得“奇好”,因为单项检测收费从100多元到300多元不等,全套检测收费则要超过千元,医院的利润很可观。

  一些小医疗器械产品的过度使用也让某些医生“大大受益”。一位心血管支架经销商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医生都极力推荐心血管病患者使用支架。“以进口心血管药物支架为例,一个售价大约为8万元左右的支架毛利润约为40%,其中20%归医生所有,10%左右用于学术赞助,余下的10%左右归经销商。”这位经销商透露,“一个支架的价格从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在高利润诱惑下,尽管很多患者不适合或没必要用支架,但医生们也会有办法‘迫使’患者使用。”

  “比起这些小项目,做X光、CT、核磁等检查的利润就更大了。我的同事就曾让一些普通感冒的患者照完X光片又照CT。虽然诊疗规范中并没让医生这么大动干戈,但也没禁止这样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内科医生说,“事实上,病人多做CT对我们医生来说没有什么提成,这部分提成主要是医院放射科拿。但医院领导鼓励大家多让病人做,因为医院要快速收回成本,快速赢利。”

  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台650万元购买的进口品牌CT机为例,按照六年折旧计算,医院每年需要支出的成本是:设备成本650万元/6年+售后服务合同81万元/年+球管57万元/只=248万元,另加人工费40万/年,造影剂、X光片180万元/年,一年共计约468万元,还不包括房屋折旧、水电支出等。如此看来,如果不全力“推销”CT检查,医院将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

  “医院号召我们让病人多做检查的理由是,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医生可以凭检验报告自我保护,因为我们是凭检验报告开处方的。”这位内科医生说,“病人掏钱检查,我们心里踏实,何乐不为?”

  “医备竞赛”

  “过度诊疗”为医院带来了巨大利润,CT、核磁共振仪等大型设备更是业内公认的利润“奶牛”。

  辽宁省卫生厅的一项调查显示:2004年该省CT全年总检查收入为3.8亿元,平均每台创收132万多元,平均每台每天创收4400多元。如果一台CT按照使用寿命10年计算,则可创收1320万元。每台CT平均售价300多万元,只需两年多就可收回成本。调查还指出,各地医院认为拥有大型诊疗设备又赚钱又显档次,于是争相配置,而且配置标准越来越高,医院之间竞相上演“CT大战”。

  河南省卫生厅的统计数据也“令人吃惊”,从2002年到2005年,该省购置的核磁共振仪数量连年猛增:2002年时仅有51台,到2005年时已达到97台。河南省的其他医疗设备采购也不示弱,CT从2002年的276台迅速增长到2005年的429台。

  业内人士介绍,全国每年的医疗装备市场销售额递增速度达到14%,2003年全国市场销售总额已达548亿元,采购物品大都是CT、核磁共振仪以及伽玛刀等设备。

,国家近年来在医用设备方面的招标采购金额逐年增高,2003年为8亿元,2004年增加到30.73亿元,2005年也超过30亿元,“十一五”期间规划用于购买设备的投资为67.71亿元。一业内人士指出,按照目前的增速,恐怕规划的67.71亿远远不够。该人士表示,早在2000年已有先例,当时我国采购的CT、。

  业内人士称,为了尽快添购“高精尖”的设备,各大医院在寻求资金方面更是各显其能。除了国家划拨资金外,医院添置设备的资金来源还有贷款、使用集体积累资金等办法。天津市卫生局的调查数据显示,天津市30%的医院采用贷款方式添置设备,20%的医院动用集体积累的资金购买设备,25%的医院靠政府财政拨款购买。

  据介绍,在大医院热火朝天的“医备竞赛”面前,许多中小型医院和乡镇医院也不甘示弱。但由于囊中羞涩,难以一次性购买,于是这些中小医院又尝试了一种“只租不买”的方式。医疗设备跨国巨头厂商如GE、飞利浦、西门子等,近几年都纷纷设立了相关的租赁公司或业务部门,让医院先使用设备,一边赢利一边分期付租金。租期结束时,医院若付完全部租金,就可拥有设备所有权,这样,医院负担不重又能及时挣钱。因此,该项业务颇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