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医生应是量少质优

发布时间:2019-08-13 02:05:15


  全国每年招录的医学生,只有1/6的人最终成为医生,医学生不做医生、医生大量流失,成为一个社会现象。在今年两会上,,。

  “我国的医学专业一直在和别的专业一起扩招,需方和供方是脱节的。、。

  她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力建医院,几乎每个市、县都建起了人民医院,并且走低成本之路,培养了大批“赤脚医生”、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使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貌得到改善。后来,医疗重新走回“高精尖”的道路,大量培养高层次人才,这些人才下不去农村、基层,使得基层的人才缺乏,导致医生的培养与实际脱节。

  “医疗卫生有自身的特殊性,医学生的培养应该是成本最高的,因为其面对的是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人体,关系人的生死。因此,医生的培养应是量少质优,而不是广种薄收。”李玲说,台湾每年只培养1300名医学生;美国也是有计划地招生,每名医学生培养费用大约需要50万美元。,2011年,.4万元。

  “当年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是我国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需求,但现在要把质量放在更高的位置。”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说,医学院的盲目、过度扩张也并非中国独特的现象,100年前美国也曾面临着同样的情况。

  当时,美国有大量的医学院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直到上世纪初,美国才下决心整顿医学教育,把医学院校减至100所左右,并对医学专业的招生起点和学制作了全面、系统和规范的要求。

  曾益新认为,医学教育必须是精英教育。一方面,社会对健康的需求提高了;另一方面,疾病谱的改变使医疗工作对医生的素质要求也更高了。就我国来说,应评估医疗机构的需求量,根据社会的需求确定培养数量,严格设定最低标准,使教学资源得到合理运用。

  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建议,、卫生部门在政策出台和经费投入上应建立更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对于医学院和附属医院的管理有更多的协调指导。

  对此,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医学院院长黎孟枫深有同感:“不能把国民健康看成卫生部门一家的事、,而要把医学教育当成关系民族健康、卫生事业复杂系统中的一环来通盘考虑,,应该有一揽子统筹医学教育问题的、超越部门的顶层设计、顶层机构和顶层操作。”

  医学教育理想的主导学制应该是“5+3”,在5年扎实的本科教育后,紧跟着就到医院参加规范化的住院医师培训

  25岁的河南小伙郭某展,是上海东方医院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生。郭某展认为自己很幸运:没有关系、没有钱,本科毕业就在大上海找到工作,有事业编制。

  郭某展在被东方医院接纳为培训对象的同时,还签了一份就业合同,涉及培养单位、委托单位、培养对象、行政主管部门四方。培训期间,每月补助至少4000元,提供2人间免费住房。期满后回到委托单位——他所签约的周家渡社区服务中心工作,由后者将基本培养费返还给东方医院。

  与郭某展一起培训的还有另外16位社区家庭医生,东方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专门为他们量身定制了新理论、新技能及特色培训项目。郭某展每天7点30分到医院,正常要晚上7点才能下班。周一跟随科主任大查房,每天跟随带教老师小查房,周四跟随科内业务学习,每周两次培训学习,五天值一次大夜班。

  如今,郭某展学会了很多新本事:胸穿、腹穿、骨穿、插胃管、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还接受了BLS(基础生命支持)、ACLS(高级生命支持)特色培训,获得了美国心脏协会(AHA)颁发的相关课程结业证书。

  经过培训,郭某展变化很大。“一开始只会按照流程逐项询问患者问题,问完后大脑还是一片茫然。现在,带教葛医生说我问问题已经很有针对性了,在对症状判断的准确性方面进步很大。”他说。

  2010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级层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按照制度要求,医学毕业生在上海市从事临床工作,必须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切实提高医学生的临床专业素质和临床技能,成为推动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杰说。上海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三结合”,即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相结合。

  印杰说,研究生招录由高校和培训医院共同组织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被录取的研究生,既具有研究生身份、获得研究生学籍,也具有住院医师身份,与培训医院签订“培训暨劳动合同”。成绩合格、临床技能考核合格后,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和《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可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上海“5+3”的培养模式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同。黎孟枫说,根据医学教育的规律,理想的主导学制应该是“5+3”,在5年扎实的本科教育后,紧跟着就到医院参加规范化的住院医师培训。这一套学制要严谨规范地执行,需设定两个门槛:一是医学生要从业,必须接受“住院医师培训”;二是开展“住院医师培训”的医院也要接受资质管理。

  黎孟枫认为,。可考虑拟定一个路线图,允许用一定的时间进行改进,从而逐步将全国的医学院校都纳入这个质量体系进行管控。

  经过通才教育,拥有人文素养的研究生才能去学医,并且要通过面试,选一批乐于奉献、优秀的人当医生

  怎样才能让医学生乐于做医生呢?李玲认为,从招生开始就要选对苗子,经过通才教育,奠定人文素养基础的研究生才能去学医,并且要通过面试,挑选一批乐于奉献、优秀的人当医生。另外,还要加大淘汰力度。培养出来的医生要确保有好的待遇保证医务人员安心守护公众健康,保持职业的尊严。

  “在美国,只有本科全优的人才能去学医,还要经过面试,确保有悬壶济世情怀的人学医。虽然学医过程淘汰率比较高,但学成后待遇也很高。”她说。

  黎孟枫认为,要培养合格的医生,涉及人事制度、考核评价制度乃至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打破唯学历论的晋升标准、论文导向,让医学生重视临床实践,让医学教师热衷教学,并涉及整个医改体系和社保制度。

  “让医学生乐当医生的理想状态是,像美国一样,每名医生每天看10位病人左右,同时又能有体面的收入,病人或社保能支付得起医疗费用。”他说。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阎作勤认为,可实行医生岗位聘任、多点执业。“选择做医生,事先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从医院目前情况来看,8年制的学生考分较高,生源质量很好,”他说,医疗纠纷和冲突对整个行业的冲击很大,有关部门应依法办事解决纠纷。

  “医生成长周期长,劳动强度大,投入与付出不相符。国外医生待遇是社会平均工资的数倍,我国相对较低。”他认为,国家在招生计划时,要在信息指导上做好工作,让学生了解各个专业的情况,让学生理性选择。对需求量大的学科和地方,要有政策倾向。“政策引导好,可以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阎作勤说。

  培养的人才会不会下不去基层?对此,国家已明确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鼓励医学生到农村当医生,并制定政策让大医院医生支援基层。

  李玲认为,应该实行两条轨道培养医生,研究生及以上做专科医生,其他的作为全科医生、基层医生来培养。

  “选一些文化水平较高、愿意学医的人,培养几年回到家乡做基层医生,给他们体面的收入待遇,让他们有长远的追求,有退休保障,有一定社会地位,让基层医生有不同于在医院医生的职业轨道。”李玲说,这两个轨道是分开的两个体系,不能让上面的医疗机构到基层来“拔人”,如果真要去上面发展,必须要通过更严格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