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千名孩子分不到一个儿医

发布时间:2019-08-18 09:39:15


  儿科医生工作繁忙、风险大、待遇不高,导致各大医院出现“儿科医生荒”。目前,全国儿科医生的缺口大约在20万名左右。在上海,每1000个孩子平均分到0.5至0.6个儿科医生。随着人口生育高峰等,上海儿科医生普遍面临需求量大,但培养少、流失又多等现状。今年,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想方设法,一方面,要求医学院校恢复儿科作为一个特殊专业的医学教育,从而培养更多儿科医生;另外,要求原先设有儿科的中心大医院必须恢复儿科,希望有儿科门诊而没有儿科住院病房的医院也能恢复病房,解决儿科医生紧缺问题。

  昨天,本报记者实地调查各大医院儿科,发现要解决“儿科医生荒”,缓解儿童就医难,还需要一系列“组合拳”,通过切实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以及儿科的学术地位等,来吸引儿科人才。同时,家长也要转变就诊观念,真正解决儿科病人分布不均问题。

  记者调查

  四大医院儿科日门诊量占全市七成

  昨天,本报记者实地走访调查了本市多家儿童专科类医院和二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类专科医院人满为患。

  记者来到市儿童医院时,正值上午患儿就诊高峰,门诊大厅里熙熙攘攘,挤满排队挂号和收费的患儿家属,人多时一直排到药房门口。拿到132号的李奶奶抱着发烧的孙子说,“早上7点就从家里出发,大概还得等两小时才能看上。”

  记者在二楼内科门诊等候席前看到,尽管开出五六个诊室,但患儿数量众多,不少孩子额头贴着退热贴,等候区域座无虚席。在急诊输液室,一般一天要输液四五百人,高峰时则达六七百人。”护士说。“8点半到医院,10点半看上,加上化验和配药就忙到中午。”刚从外面买来小馄饨给孩子充饥的孩子外公说,“孩子父母要上班,小囡发烧总得来大医院看。打点滴也排这么多人,又要排一个小时,不到下午3、4点回不了家。”孩子外公和老伴一脸无奈。高峰时期,打点滴排上一个多小时才能“戳针”的现象十分普遍。据市儿童医院院办负责人介绍说,早上8点至下午3点都是就诊高峰期。

  “孩子一生病,家长就把孩子往大医院或专科医院送!”不少家长都抱有这种观念,这也是造成目前儿童类专科大医院患儿人满为患的原因之一。记者在市儿童医院采访时还发现,不少家长都抱着“专科大医院水平更好”的想法,趋之若鹜往大医院赶。家住普陀区的罗小姐选择“舍近求远”,家住沪太路附近的张先生也放弃周边三甲综合医院,转向儿童类专科大医院。

  家住浦东杨浦大桥附近的白领余小姐(化名)还告诉记者,平时孩子感冒会选择去新华医院看儿科,看眼睛会选择去眼耳鼻喉科医院,补牙则去第九人民医院看儿童口腔门诊,皮肤出疹子一定首选华山医院……毕竟只有一个孩子,即使路途遥远,也一定会选择大医院,也更相信专业医院的权威水平。

  昨天上午9点,记者来到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时,已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排队就诊。徐女士是一名6岁男孩的母亲,已第三次带孩子来市中医医院看病。“我儿子体质比较弱,动不动就咳嗽,考虑到中医治疗副作用小,也希望能调理他的体质,就带他来看中医。中医医生看得很仔细,治咳嗽效果也好。”徐女士说,以前她经常带孩子到大型儿科专科医院看病,每次都要一早去挂专家号,排到下午才能看到病,大人、孩子一天都耗在医院里。“现在上午来挂号,虽然也要排队,但上午就能看到病!”

  据不完全统计,在儿科、儿童、新华儿科以及儿童医学中心,经常小患者“爆棚”,这四家累计儿科的日门诊量大约占到全市儿科门诊的70%左右。像市儿童医院日门诊量在3000至4000人,儿童医学中心日门诊量也达到4000多。

  二级、社区医院冷清中医诊疗受捧

  与场面火爆的专科医院相比,综合性医院儿科和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儿科门诊,则相对冷清许多。昨天,记者在黄浦区中心医院儿科诊室外看到,两名患儿正在家长陪同下接受输液治疗。患儿奶奶黄女士说,她家住北京路附近,离黄中心一两公里,孩子扁桃体发炎,打车来这很方便,一般最多也就三四人排队,相比以前去北京西路市儿童医院,在那至少要排两小时。一旁另一位患儿家长说,大医院病人太多,还是来这看,输液人也少。黄浦区中心医院一位儿科医生告诉记者,该院儿科日门诊量在20至30人,夜门诊一般在10至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