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摘要)

发布时间:2019-08-02 14:36:15


首页 >> 统计公报 >> 年度统计公报 >> 地方年度统计公报 >> 正文 山东(2004年)中国统计信息网 2005-02-28 09:08:24

2004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东省统计局

2005年2月26日

  2004年,是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执行省委“一二三四五六”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经济活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1549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8.3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8724.5亿元,增长19.2%,其中工业增加值7799.3亿元,增长21.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4.5%,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增加值4987.9亿元,增长12.3%。人均生产总值16925元(按现价汇率折算为2045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7%。

  就业再就业成效显著。全省就业人员5728.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140.4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0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4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6.6万人。全省安排5.0亿元资金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63万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到税费减免政策,累计减免各种税费3.9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3.4%,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新突破,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20.3万人。

  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在消费领域,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6%,其中,城市上涨2.8%,农村上涨4.6%;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类价格上涨9.1 %,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影响近8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8%。在生产领域,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3.4%。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2.3%,其中,种植业产品上涨11.4%,林业产品上涨10.2%,畜牧业产品上涨15.1%,渔业产品上涨10.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7.4%。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1.5%,其中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12.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制定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半岛城市群带动作用明显,生产总量占全省的64.0%,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8%,拉动经济增长10.9个百分点;8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固定资产投资依次占全省的69.1%、67.8%和67.6%;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85.9%和84.2%。中西部地区工业销售收入、利税、进出口大幅增长,增速依次较半岛城市群高8.1、6.4和14.5个百分点。“双30”工程取得积极成果。30个经济强县发展势头强劲,工业利税、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30个经济欠发达县紧紧抓住扶持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加速发展,除地方财政收入外,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经济强县。全省有10个市进入全国百强市行列,有16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

  “海上山东”建设成就斐然。主要海洋产业实现产值2130.4亿元,比上年增长18.2%。以海洋渔业、海洋运输、船舶制造等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发展潜力进一步显现,实现产值分别增长10.0%、22.4%和29.9%;以海洋石油、滨海旅游、海洋生物制药为主的海洋新兴产业产值达到42.4亿元、464.1亿元、13.4亿元,增幅分别为30.9%、41.2%和30.1%。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建立了省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省属企业改革改制步伐加快。农村税费改革深入推进,全省农民减负40多亿元。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兑现资金7.4亿元。积极推进价格改革,对电解铝等6个高耗能行业试行了差别电价,提高了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制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费制”收费办法。积极推进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取得新进展,省级试点范围扩大到17个部门51个预算单位。积极推进和规范政府采购工作,政府采购规模达到107亿元,资金节约率为15.0%。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第三产业发展不快;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比较大等。

十二、人口、居民生活、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据全省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省总人口9180.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50‰,死亡率6.49‰,自然增长率6.01‰。

  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37.8元,比上年增长12.4%,提高2.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6673.8元,增长10.0%;其中,食品支出2310.7元,增长12.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6%,提高0.8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使用面积达20.2平方米。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4272元,增长13.6%。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据抽样调查,农民人均纯收入3507.4元,比上年增长11.3%,提高4.6个百分点。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89.3元,增长12.0%。其中,食品支出1000.1元,增长12.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9%,提高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6.9平方米。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省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86万人、748万人、760万人、470万人和390万人,分别比上年底增加70万人、28万人、70万人、188万人和55万人。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363.3亿元,增长12.0%;总支出299.1亿元,增长12.9%。农村养老保险稳步发展,参保农民达1000多万人,基金结余55亿元,有51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企业年金制度初步建立,全省参加企业年金试点的企业29家,涉及职工8万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全面推开,社会化管理企业退休人员达167.6万人,社会化率达96.6%,省制定了《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操作办法》,有10个市出台了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意见。全省有3.5万失地农民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收缴保险费1.5亿元。

  城乡低保和社会福利工作得到加强。全省最低生活保障救助111.6万人。其中,城镇65.5万人,农村低保和定期救济46.1万人。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896个,床位10.3万张,收养7.9万人。社会福利企业2012个,安置残疾人员4.6万人。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核算数字。
  2.全省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附件相关文档山东(2003年) 2002年-山东 2001年-山东 2000年-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