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和医疗事故分别购成残疾,能否获得两笔赔偿

发布时间:2019-09-01 11:30:15




  2004年7月,孟盟在回家途中被车撞伤,被送往某医院诊治。经诊断为重度颅脑损伤、左胫骨骨折、左髌骨骨折等,但因孟盟治疗期间昏迷多日无痛感,某医院对孟盟的左股骨头粉碎性骨折伤漏诊,并发生缺血性坏死。数月后,某医院因漏诊为孟盟免费作了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对交通肇事造成的损伤,经鉴定,孟盟脑部伤残为1级,四肢伤残也为1级,肇事者赔偿了孟盟的经济损失,包括1级残疾赔偿金。


  出院后,孟盟经功能锻炼左髋部一直呈持续性疼痛且左下肢逐渐变短、变细。经有关部门鉴定,认为某医院在严重漏诊后,虽积极给孟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但选择的人工股骨头过大,臼头不对称,已经构成医疗技术事故。法医对孟盟因髋关节功能丧失,评定为3级伤残。,要求某医院赔偿包括3级残疾赔偿金在内的经济损失。


  医院提出,受害人既已因交通事故形成1级伤残,其伤残后果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在按照1级伤残的标准获得赔偿后,该医疗事故即使对该受害人造成3级伤残,其残疾赔偿金也不应是与3级残疾赔偿金的简单的叠加。 ,


  律师认为,医院既然造成他人3级伤残就应当依据法律规定给予残疾赔偿金。因为残疾赔偿金采取的是抽象损失标准,具有盖然性,实际是对本来就不可能用金钱来换算的人的生命、身体健康勉强地进行金钱评价,受害人获得的仅仅是一种经济上的抽象化的补偿,应当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受害人的利益为原则。本案中的交通肇事和医疗攀故是两个独立的侵权行为,不同加害人应就其损害程度承担各自的赔偿启两个加害原因力所致的两个部位的两个等级的残疾赔偿金并受害人可以—并取得。

  法律、法规对受害人因侵权行为造成伤残而逸失利益(具体量化为残疾赔偿金)的赔偿,采取的是根据受害人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加赔偿的原则,具体表现为根据受害人的伤残登记抽象评定其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然后结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作为认定受害人逸失利益的依据。本案中,孟盟因交通事故造成l级伤残,已经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某医院的医疗事故导致孟盟3级伤残,但已不能加重孟盟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加大孟盟的逸失利益,故该3级伤残不能产生孟盟再次获得伤的法律后果。如果本案对孟盟在已是1级伤残的前提下再次给伤残的赔偿,无异于给已经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孟盟虚拟了与相对应的劳动能力并保护了一种根本不可能发生的逸失利益,显然有悖于我国侵权行为赔偿的立法本意,故某医院不应承担孟盟的3级残疾赔偿金。


医院侵害了已被评定为l级伤残的受害人的身体,理应承担法律,否则将违背我国法律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立法精神和人身损害的完全赔偿原则。此时,就应发挥精神损害赔偿的填补功能和抚慰功能,即通过物质化的赔偿来填补受害人的精神损失、缓解其精神痛苦。本案孟盟因某医院的医疗事故遭受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肉体痛苦和精神折磨,且最终髋关节功能丧失形成3级伤残,某医院应当最大限度满足孟盟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合理要求。因此,某医院除承担医疗费等实际经济损失外,还应该以承担精神抚慰金的方式对孟盟予以赔偿和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