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酝酿行业价格自律机制

发布时间:2020-02-27 07:28:15


2007年国内信托业出现“井喷”行情。经历六次整顿,信托公司开始利用“全面投资平台”这一最大优势,与各类金融机构“合纵连横”,拓展生存空间。然而随着行业发展进一步深化,信托公司定价权缺失的问题逐渐浮上水面,相关部门正酝酿建立信托行业价格自律机制。
  中国信托业协会近日召开“信托行业价格自律机制座谈会”。协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随着信托业新“两规”颁布施行,信托业开始蓬勃发展。各信托公司在取得优秀业绩的同时,极大地发展和创新了信托产品。目前全行业受托资产已超过一万亿元,信托业的作用日益显现。但在信托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外界机构挤压信托公司利润空间时有发生。因此通过建立信托行业价格自律机制,提高信托行业定价权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
  沪上某信托公司经理告诉记者,信托公司要价能力弱是现今国内信托业颇头疼的问题。目前,信托公司与上游或下游合作对象谈判时,讨价还价余地很小。如和银行的合作中,银行往往拿出其他信托公司开的佣金比例,要求合作伙伴抬高佣金。因为在某些信托计划中,银行除了承担托管人,有时还扮演分销人角色。银行手里有大量优质客户,一些信托公司借用银行的销售渠道,自然在谈判上没了底气。如果建立价格自律机制,可在服务条款、费率或价格外的合作形式等方面做出相关规定,使信托机构尽可能避免蒙受由合作机构违反价格公允带来的损失。
  上国投理财部负责人认为,信托公司作为财产的被委托方,在执行信托计划时必定要和许多金融机构打交道。但信托公司谈判能力较弱,却是较明显的劣势。就行业而言,谈判能力从某方面来说决定发展前景,但有不少情况是目前的信托业定位问题造成,单靠信托公司无法扭转。
  一位信托业内人士表示,除了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价格谈判上较吃力,一些机构投资者由于本身盘子较大,信托公司跟他们打交道也不易。但该人士对建立价格自律机制表示疑虑,因为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说,价格保护无法长久,也有局限。信托公司要跳出现在的被动局面还是要靠自己,如大力培育客户群,及创新产品,最大限度争取话语权。
  信托专家指出,信托公司与银行、基金、证券等机构合作实际都是一种“外包”服务,随着信托业逐步发展,这种合作将越来越多。在这种大环境下,信托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信托公司与机构合作中的定价机制、信托公司与机构合作中遇到违反价格公允等问题,也成为业界关注焦点。现在,信托公司遇到的价格问题归根结底是行业服务商与客户间未形成成熟的关系。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时间,建立价格联盟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冲淡矛盾,但不是长久之计,信托公司还是需要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和能力,培养成熟、忠诚的客户,同时加强行业间协调,借此推动国内信托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