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基金典当 房地产开发商四处求融资

发布时间:2019-08-23 06:07:15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资本金比例则从20%提高到35%,双管齐下的银根紧缩政策让初夏时节的房地产企业普遍感到“凉意袭人”。曾经有七成以上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如今却要渐渐远离这个“富矿”,开发商们还可以向谁索取新资金源?

  记者昨日获悉,沪上好几家开发商目前正在联络信托公司以求“解渴”,而除了信托,基金、典当、合并、上市……这一串串的融资手段就如同高悬的葡萄,如何摘取?酸甜如何?曾经“有地走遍天下”的开发商一下子成了面临生存抉择的哈姆雷特。

  “融资难”冲出信托高潮

 “近期有好几家规模较小的房地产企业正和我们联系,准备将自己的项目以信托方式融资。”一家大型信托公司的老总昨日透露。据悉,包括虹口三角地、长宁太平洋丽晶等知名项目目前都在和各大信托公司密切接触以融资。

  应该说,去年央行的“121号文”是房地产信托快速发展的第一符“催化剂”,当年仅四季度就发行项目37个,募集资金35亿元,相当于全年数一半。而中融信托公司信托业务部的汪浩认为,在长三角逐渐成为中国信托最强板块之时,房地产信托已随之占到了约50%以上份额。随着近期政策的紧上加紧,长三角也在成为国内房地产信托的最强势地区。

  融资“菜篮子”多了新内容

  除了业内公认的前景比较光明的信托,开发商的融资“菜篮子”现在还增添了很多新品种———典当、委托贷款、合并、上市、房地产基金都有人选择。

  据了解,目前在上海较大的华联、恒隆等典当行里,各企业都在融资。比如恒隆就刚接受一笔房产项目的典当抵押融资,总额度达2000万元;民间游资相对富裕也令委托贷款增多,虽然利息已超10%———是银行基准利率的两倍左右,但也阻拦不住开发商的融资冲动;更有越来越多的小公司通过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寻求和大开发商的合作以挽救资金链,凯德以4000万元收购上海奥胜约88%股权,从而取得后者在闵行华漕镇15万平米土地就是典型例子;另外,顺驰打算下月赴港上市融资10亿港元,复地牵手ING房地产基金开发新项目也都是融资策略。

  选择多但风险不容小觑

  一直靠银行“喂奶”的开发商一下子被推到五花八门的融资渠道面前,风险也随之而生。

  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担心地指出,银监会刚刚要求信托公司要严防违规风险,密切关注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更有消息说,银监会将出台《房地产信托专项管理办法》,严加管理地产信托产品,这让近期信托公司对房地产业的“援手”有回缩趋势;而每个信托计划限卖200份的规模也让其募资额度相比开发商需求有差距;再比如典当,由于国内目前最大的典当行注册资本金也仅5000万元,这让典当行也只能提供中小融资;而合并、上市和海内外基金的融资方式既有政策和法律限制,又都需要合作者达一定规模和土地储备,这让小开发商不得不止步。

  “小马拉大车”必被淘汰

  中原物业分析认为,房地产业演绎暴富神话的秘诀在于“小马拉大车”的经营方式———启动资金以往要求不高。但现在央行对房地产信贷在逐步收紧,房地产业对银行的依赖程度必须降低,融资渠道必须进一步多元化。土地、金融、消费三大市场的变化,使房企早期以社会资源整合为核心的“以小博大”的发展模式将逐步淘汰,如何寻求更畅通便捷的资金渠道将成为各大企业进入再造时期的命脉。

  “常规的银行融资渠道门槛大大提高,开发商开始寻求新融资渠道,如改制上市、兼并与重组、寻求信托与基金的合作与投资等等,逐步向多元化发展。”中原一位分析师指出,“我们预计,其中以信托和产业基金为投资来源的资金运作模式将成为今后房地产企业的主要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