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理财机构(独立理财公司)的发展、困境与机遇

发布时间:2019-08-08 18:50:15




第三方理财机构,在国外又称独立理财机构抑或理财公司,这些宣称不依附于任何金融机构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在中国市场虽然已经存在好几个年头,但直至近一两年才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曾有一份调查显示:第三方理财机构在美国拥有60%的理财市场份额,而在中国只有区区1%,这块蛋糕能否做大尚是一个疑问。

今日,让我们一起管窥第三方理财机构在中国的生存现状。

   出生背景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个人财富的积累已经达到不单单满足于基本物质生存需要的阶段,进行个性化的财富打理被各金融机构发展成为市场份额日渐扩大的中间业务之一,即个人理财业务。在庞大的市场客观存在前提下,个人能力受限与投资者对各家金融机构“王婆卖瓜”的质疑这对矛盾就刺激着一批理财师自立门户,第三方理财机构由此悄悄进入人们的生活。
 
   盈利模式
  
   据业内人士介绍,独立理财机构在美国的收费模式主要有两种,简单来说,即向机构收费和向客户收费两种。有些公司采用两端收费模式,有的则采取单向收费模式。例如,美国一家大型理财公司-柯契斯-菲茨财富管理公司的利润来源就只来自他们的客户,但细分为理财规划服务费和客户管理资产费,前者是按计费小时、项目固定费率或年度固定顾问费的形式收取,而占到90%比例的资产管理费则按照客户的资产比例收取。而在国内,据记者了解,近万家的类似理财机构收费模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例如很多公司只向合作金融机构收取渠道管理费,而对客户完全免费;另一种则既向客户收取年费(以不同档次的年费为标准,一般为几千元),也同时收取以业绩提成为主的管理费;再者就是向机构和客户同时收费,但具体标准不一。
 
   团队配置
  
   从国内外经验来看,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团队配置主要分为三块:客户服务部门、理财师队伍和研究部门。其中,理财师队伍是跟客户交流最频繁,为客户直接提供财富管理规划和建议的专家团队,他们大多具有丰富的证券、基金、保险、房地产或外汇等方面的实战经验,从各金融机构带着各自的一部分客户闯入到这块新天地。而衡量一个第三方理财机构实力强弱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在于它的研究部门(或研发部门),“作为一个中立机构,为客户量体裁衣挑选最合适的金融产品是依赖于它强大的产品筛选能力和研究团队的。”诺亚财富管理中心董事、副总经理殷哲表示。说到底,理财公司的纯粹商业性成为它们要一直保持竞争力的动力。品牌效应、口口相传、一步一个脚印对于第三方理财机构,特别是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理财机构来说甚为关键。(www.xintuolicai.com)
  
   服务群体
  
   高端财富拥有者,或称为高净值投资者不免被传统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理财机构同时看重,一方面,中间业务收入被几乎所有银行列为下一步的盈利重点,而利用手中掌握的现成客户资源开办私人银行或贵宾理财中心已经俨然成为潮流。就在今年3月,国内已经有5家内资行开展了私人银行业务或服务,门槛从100万美元到1000万人民币不等,“私密、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纷纷成为私人银行响亮的口号。而作为第三方理财机构,门槛却高低不一。例如,去年由国际风投红杉注资的诺亚财富中心就将门槛设置为300万元人民币,记者致电沪上好几家理财咨询公司时也被明确告知门槛为百万元人民币以上,“他们在初期一般都是自己发展客户的,大多数都是私募性质的,更正规一些就是参与信托集合计划。”业内一位专家告诉记者。而另一家号称是中国内地首家“第三方独立私人财富管理顾问机构”的太合富晨理财顾问有限公司则将门槛设置在50万元人民币。
 
   中立成疑
  
   对于“完全中立为客户服务”的宣传口号,也许多数人会一笑而过,毕竟,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要完全中立很难想象。难道只靠会员费或咨询费就能生存?
 
   中国金标委的高级顾问、台湾金融研训院顾问、台湾资深CFP讲师林鸿钧曾表示:“即使在理财业务发展成熟的美国,也只有四分之一的理财公司是完全独立的第三方理财,不销售任何理财产品。”而在国内,对于为了拉拢客户而只向机构收费的第三方理财机构来说,要做到完全中立很难。在第三方理财机构进入市场初期,出于吸引客户、建立信任的需要而只不向客户收费或收取很少费用是他们惯常的经营手段。然而对于纯粹提供理财咨询服务而不进行代客理财或代销产品的公司来说,生存之路也是十分艰难。相对而言,在独立理财市场比较发达的美国,大大小小的理财公司已经成为金融机构推销自己产品的依赖渠道,这至少反应了第三方理财机构在美国民众间受到的信任度。
  
   对此,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资深教授霍文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排除私募基金借助第三方理财机构进行代客理财的可能,行业内水准的参差不齐和目前国内投资者对这一领域的不了解必然让投资者产生怀疑,其中的法律、道德和投资能力风险都很大。”(www.xintuofalv.com) 
  
   规则难觅
  
   有需求就有市场,在5年前国内首批第三方理财机构扛起大旗之后,近万家类似公司拔地而起。如今,这个新兴行业尚如稚童,自理自律能力还不高。
  
   霍教授就曾表示:“部分理财机构提供的代客理财服务就没有法律制约,和银行、信托或券商提供的理财服务不一样。另外,基于金融产品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投资者面临的道德风险也不容小视。”利用专业和信息上的优势侵害投资者的利益似乎难以避免,从银行理财产品近期出现的问题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即使是享有极高信誉的金融机构在提供代客理财服务时也会发生道德风险。对此,殷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我们是异常脆弱的一个行业,特别是在初期,我们很希望能成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必要补充,而不是取而代之。”
  
   除了没有行业自律机构外,记者了解国内这方面的法律规范也尚滞后。即使在第三方理财市场已经异常成熟的美国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这些理财机构或公司进行约束,可见法律真空确实存在。“没有政策规范可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借势发展,不成熟的市场往往机会最多;但另一方面,这对风险控制和行业形象的维护也很不利。”殷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