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发布

发布时间:2020-07-16 01:00:15


  □本报记者 李彦

9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网站发布了《“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中国第一个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规划》总结了“十一五”时期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未来5年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提出了“十二五”时期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要措施。目前,在我国印刷行业的构成中,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而且行业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既有最现代化的企业,也有比较落后的小作坊企业。该《规划》的出台将对中小印刷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9月24日,,专家们表示,《规划》将对我国中小印刷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现实的战略指导意义,中小印刷企业成长空间很大,但是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关于技术创新

看点提示

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是“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成长的预期目标之一。《规划》明确提出,中小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断提高,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知识产权创造优势和知名品牌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实现中小企业成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和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和文化。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转移。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我们中小印刷企业来说,怎样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产、学、研的水平,《规划》就这方面有明确要求,这对印刷行业很有指导意义。”许锦枫说。他表示,目前我国中低档印刷产能过剩,高档印刷产能不多,特别是对科技的攻关,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中小印刷企业还很薄弱,因此在“十二五”期间,组织行业的力量,开展产、学、研、用,并将此结合起来,建设产业化基地,提高产业水平,是行业协会要做的重要工作。

潘晓东认为,提高中小印刷企业在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比重是很难的。首先在技术创新和研发上,企业在观念上就重视不够。其次,印刷企业本身规模小、利润低,因此自有资金投入研发就不够。再次,中小印刷企业缺乏技术创新人才。从这三点来看,有的印刷企业在这方面就做得很累。但是有的企业就能够做到,比如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人,在新观念、新技术方面有很强的接受力,他会有钻研和创新精神。然而这种人在行业里比较少。

中小印刷企业创新精神不够、重视程度不够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潘晓东认为,就是企业的心态。他说:“目前,国内的中小印刷企业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总想迫不及待地把能够抓到的利润先抓到,在这样一个大环境背景下,企业很难做到用平和的心态去创新。”

■关于就业优先

看点提示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在提供就业岗位,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发展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时期中小企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400万个以上。中小企业提供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因此,在《规划》提出的“十二五”时期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基本原则里,将“坚持就业优先”列为第一原则。

印刷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中小印刷企业吸纳劳动力的容量相对较大,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一些中小印刷企业将机器代替手工操作,从而减少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这会不会降低企业对社会就业的吸纳能力?

,印刷行业现在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印后加工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印后装订、整饬等工序需要手工操作的地方比较多,而且工艺繁杂,有些操作机器代替不了人工,因此大量的中小印后加工企业还会继续成为吸纳就业的“重镇”。

。他认为,中小印刷企业在解决就业问题上起到了很大作用,《规划》把就业放在了首位,就是看到了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作用。虽然印刷企业为解决用工成本问题,在逐步用机器代替人力,但每个企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线的生产员工可能会有所减少,企业的许多生产环节可以通过流程来压缩人员,但最终还是需要有相应的管理人员,企业的人员总数还是需要一定的量,因此在安排就业方面,中小印刷企业肯定有解决就业人口的作用。

许锦枫提到,随着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企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企业人员将会有一个合理的分工安排。在安排就业人口的同时,应该把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另外,作为印刷企业,将来可以开辟新的生产、服务渠道,比如印后加工,半成品经过印后装订以后可以将产品直接配送到客户的手里,这样在增加企业服务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

■关于信息化应用

看点提示

信息化应用水平显著提高也是“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成长的预期目标之一。《规划》提出了两个量化指标,即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和生产控制的比例达到45%;利用电子商务开展采购、销售等业务的比例达到40%。此外,就提高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规划》给出了具体框架:引导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实施资源计划管理(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以及物流配送信息化;开展生产装备数字化改造,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

目前,我国印刷企业应用信息化手段来管理企业的生产,可以说对规模企业来说,应用较为普遍,但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说,相对较为落后。就生产流程管理来说,企业应用ERP较多;就营销来说,企业利用网络宣传、承接订单、销售已经较为普遍。

《规划》就“十二五”时期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出了两个量化指标。那么对于印刷行业来说,目前中小印刷企业应用信息化管理能达到多少呢?差距有多大?许锦枫对此表示,协会在这方面没有做过相关统计,估算现在中小印刷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和生产控制的比例能达到10%以上,利用电子商务开展采购、销售等业务的比例能超过20%。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到“十二五”末,利用电子商务开展采购、销售等业务的比例达到40%,是有可能实现的。但在管理方面,可能占比要稍微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