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保护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布时间:2019-08-21 03:02:15



“中国是版权大国,但不是版权强国。”9日,《创周刊》记者 (以下简称“创”对话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知识产权研究所副所长张廷元教授(以下简称“张”。

创:版权与专利有什么不同?版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版权是一项基础权,只有登记了版权加上产品,才能申请专利。

版权保护的“软性”比较大,但保护力度同样强大。其价值首先在于“产权化”,其次是“商品化”,再次是“产业化”,最后是“资本化”。

对于版权“资本化”,目前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经过版权评估后注册资本,适用于有智慧无资产的创业者;二是利用版权直接融资,适合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

创:如何看待成都高新区申报全国版权示范园区?

张: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在我国,版权对GDP的贡献率为6.5%,对就业的贡献率为6.8%。重视版权保护是知识经济与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成都高新区的申报工作顺应了这个趋势。

其次,成都高新区具备很好的基础条件,即“高科技”+“知识产权”。在园区内,相当多的高科技企业能研发出新的技术产品,版权服务机构、产品交易机构、融资服务中心等也一应俱全。

创:目前,世界上哪些国家的知识产权与版权保护比较领先?它们的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张:美国和日本是版权强国的代表。美国的知识产权及版权保护已有300多年历史,并纳入宪法;日本也有百年历史。中国可以从版权保护与转化、激励机制和版权意识等方面学习借鉴,特别是版权保护的公众意识还亟须加强。

创:政府和企业应当如何构建版权保护工作体系?

张:政府机构建立版权保护的体制与奖励机制,将企业的版权保护工作“扶上马”,再快马加鞭送上一程。企业要在机构建设、人员配置、制度建设和激励机制4个方面加强建设。

最后总结4句话,“难在认识,重在投入,贵在环境,诚在行动”。

人物背景:

张廷元: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知识产权研究所副所长、教授,成都市版权人才培训基地副主任,智邦智库董事长,在知识产权与版权保护领域进行了16年的专业研究。

人物素描

目光有神,气质儒雅。张廷元更愿意被人看做学者,他在知识产权与版权保护的研究领域,已经扎根16年。谈及专业领域,张廷元的思路相当清晰,总是口吐莲花、引经据典。问及全国版权示范园区的申报工作,他略略沉思,“成都高新区有申报全国版权示范园区,有很好的基础条件。”评价相当中肯,又随即进行专业剖析,学者素养可见一斑。

“其实,最初也只是默默地研究。”最艰辛的研究历程,被张廷元这样一笔带过,消弭于谈笑间。如今,成都市政府、成都高新区加大对版权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在学术研究之余,张廷元对该领域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思量:“智邦智库”之所以命名为“智库”,也是想集学者之智、专家之慧,为成都乃至西部的版权工作“助力”,为企业的知识产权与版权保护服务。谈及此,张廷元会心一笑,尽显大气的智者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