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品牌消费趋向理性

发布时间:2021-04-02 19:41:15


酷爱购物的北京王小姐抓住元旦期间的商业促销机会,给自己买了很多化妆品。与以往不同的是,她没有购买之前自己一直使用的某个高档洋品牌,而是换了另外一个价位低了不少的本土品牌。王小姐告诉记者:“以前我就认国外的品牌,总觉得贵的肯定就好,尤其是化妆品,每次到了专柜一花就是好几千元。后来各种资讯掌握得多了,加上媒体前段时间曝光了不少有问题的洋品牌,我就不那么迷信了。现在买东西已经理性了很多,不再盲目崇拜国外的品牌,而是更加看重产品的性能价格比。”
在北京消费市场的主流
人群中,像王小姐这样在选择品牌、购买商品方面日趋理性的人越来越多。一阵健康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的微风正在京城商业领域轻柔地吹起。
曾几何时,当人们纷纷意识到品牌消费时代即将来临,且品牌消费将会主宰未来时,很多商家都。坐不住了。有的高喊着“卖商品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卖的是感觉"的口号四处征战:有的投下巨额资金只为获得某个电视台特别时段的一个广告牌位;有的则热衷于搭便车、傍名牌,千方百计要和国际品牌沾点边儿。
乱花渐欲迷人眼。迅速涌入的各种品牌,虚假不实的广告宣传,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和判断。于是跟着广告走,追求所谓的品位成了一股风气,那情形,就像电影《大腕》里李成儒扮演的疯子说的那句经典台词:“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大浪淘沙始见金。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牌的优胜劣汰也在加速,“诚信”成为企业、消费者和市场的共同呼唤。近年来,各地工商部门开始着手建立起质量抽查体系、信息公示体系、信用评价体系,并通过知名商标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认定和发布工作,保护那些经过长期使用已经在相关行业内取得相当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并通过打击假冒侵权行为专项行动,维护品牌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也引发了各界对盲目崇拜洋品牌现象的深刻思考,呼唤理性,消费的声音此起彼伏。
北京商业发达,消费者认牌购物意识很强,高中低档品牌都拥有一批忠实的“粉丝”。无论是哪个年龄阶段的消费者,无论他们钟情的是哪个档次的品牌,都有一个共同的消费心理,即更加理性。
在北京某4A广告公司工作的陆小姐是个典型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虽然收入不菲,以前的她却是个“月光族”。由于工作关系,陆小姐接触的国际品牌比较多,因此格外钟情奢侈品牌,虽然经济实力还达不到消费大件物品的程度,但是像什么钥匙包、名片夹之类的小东西却没少买。“现在想想,花好几千块去买这些小东西实在是头脑发热。说到底是虚荣心做祟啊。”
前年的时候,陆小姐想要买房,结果发现自己没钱付首付款,而家里的那些名牌化妆品、首饰等加起来已经远远超过需要的数目,一下子大受触动。“从那时起,我就告诉自己,真正知性的女子要理性消费,选择品牌的关键不是它广告做了多少,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对记者说这句话的时候,陆小姐已经身在属于自己的舒适小家里了。
住在记者楼下的刘大妈50多岁了,别看她年纪大了,在消费方面可算是“紧跟时代潮流”。一说起消费经验,刘大妈立刻洋洋得意地向记者显摆起来:“我平时经常去超市买菜买吃的,以前我都是图便宜,现在不一样了,咱追求的是健康和营养!”
认牌购物、理性消费,正在给所有实践者带来更加愉快的消费体验和健康快乐的生活。

时间:2007-1-25
记者:李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