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专利孵化经验挖出来传开去

发布时间:2019-08-29 17:53:15


河南省政府有关部门近期召开高新区专利孵化工作会,提出要把专利孵化、交易工作当作知识产权工作的重头戏,要利用和整合相关扶持政策和资源,强力推进优秀专利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他们的具体做法是:总结河南专利技术孵化转移中心的经验和做法,在省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进行推广,依托现有的孵化器,支持建设一批省级专利技术孵化转移中心,并通过市场机制,逐步引进资产评估、战略咨询、投融资、技术孵化等机构,构建起覆盖全省的专利技术孵化转移服务平台。

  众所周知,专利转化困难,是长期困扰自主创新的瓶颈问题,发明人的利益得不到回报,研发上成功而经营上受挫,必然影响其创新的积极性。把专利孵化、交易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优秀专利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工作,促进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于有效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入创新,优化创新环境,使自主创新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提高专利孵化的效率与效果,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扶持至关重要。就河南省专利孵化中心而言,高新区每年拿出100万元对专利孵化项目进行扶持,该中心及其孵化企业在3年孵化期内所创造的本级财政收入,全额返还孵化中心,孵化企业毕业后,第一年所创的本级财政的税收,按50%返还专利孵化中心。除此之外,为保证专利孵化中心的启动,高新区为孵化中心及其孵化企业提供经营场地,并免收2年租金。孵化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优于高新区内其他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

  从短期来看,政府付出的代价是昂贵的,但却是值得的。营造促进自主创新的优越环境,没有什么宣传能比一个企业依靠专利技术做大做强的实例更为有效。该专利孵化中心孵化的一个企业,起步时只有一间高新区提供的小厂房,经过几年发展壮大,企业自己出资在高新区购买了两层楼的厂房。政府推出的种种优惠孵化政策,加上这种成功的例子,会大大激励企业创新的意识和信心,激励其提高创新能力。过去一些企业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生存,宁愿压低产品售价和职工工资,也不愿意在创新上投入,但是他们在看到自主创新带来的实惠之后,改变了观念,开始重视在研发和人才上的投入,提升了企业的层次。

  对已经实施的专利技术,专利孵化中心通过产权交易,引导资金投向这些技术。而政府的前期投入则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从长期来看,这些孵化成功的企业,都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其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能够使高新区名副其实,避免出现如媒体曾经曝光的某些地方的高新区那样,成为重污染区、“垃圾园区”。对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贡献也是显著的。

 

  自主创新是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政府加强推进专利孵化工作,这势必会使当地自主创新的环境越来越好,区域自主创新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自主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越来越大。挖掘出专利孵化的宝贵经验,就预示着自主创新将有可能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知识产权事业就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知识产权报 李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