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报道的整体观和全局观

发布时间:2020-04-03 12:15:15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正处于转型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今年以来,媒体上有关医疗卫生的报道持续升温。平价医院、药房托管、医药分家、全民医保等改革举措不断涌现,医改方向、医改模式、医改路径等争论此起彼伏。对此,我们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深刻认识医疗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辩证看待医疗卫生领域的问题和矛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审视,客观分析,理性引导,而不能盲目跟风炒作,以免犯主观化、简单化、片面化的错误。

走出医疗报道的误区

近期媒体上的医疗卫生报道,总体是成功的,舆论导向是正确的。但是,也有个别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追求“轰动效应”,走进了医疗报道的误区,不仅违背了医学规律,也激化了社会矛盾,不利于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1. 滥用专家观点

在医改研究领域,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不同观点,有的殊途同归,有的却截然相反。如果仅限于学术研究范围,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然而,一旦有新闻媒体将其公之于众,便存在舆论导向和社会责任问题。因为,对于不同学术观点的选择,媒体必然带有一定选择性和倾向性。因此,对于专家的观点,应全盘考虑,慎重引用,至少应注意不同观点之间的平衡,并将其局限于学术争鸣的范畴。如果把专家的一家之言变成“权威发布”,将导致公众的错误理解和判断。

2005年7月29日,某媒体刊登了关于医改的整版报道。 “中国医改不成功”》,文中借一专家就其负责的医改课题接受采访时的话说:“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

这篇消息发表后,借助网络媒体的巨大影响力,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地震”。从社会学角度看,这篇文章引发了全社会对医改的关注和反思,激发了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锋,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从新闻学角度看,,但该报告从未向社会公开发布,属于学术研究成果,其目的是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2. 调查取证不实

揭露医疗卫生行业的腐败,是医疗报道的“重头戏”,对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这样的批评性报道,记者必须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严谨态度和作风,深入调查,认真核实每一个细节,而不能在“唯眼球”论的指导下制造“典型案件”。

以哈医二院的“天价药费”事件为例,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于2005年11月23日播出了《天价住院费》,反映患者翁某在哈医二院住院两个多月,花掉医药费139万元,同时个人外购药品400多万元。这期节目播出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巨大反响。随后,很多媒体纷纷追踪报道,“550万元天价药费”几乎成为所有媒体的“定论”。直到2006年4月底,:患者翁某住院82天,医院共收取医药费138.9万元,多收费20.7万元。而对于媒体所称的400万元自购药品,患者家属未能拿出证据。这与550万元显然有巨大差异。

应该说,“天价药费”事件是新闻媒体联动的成功案例,对于加强医疗卫生行业作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一些媒体存在调查取证不实的失误。回顾整个事件,家属所称的外购药品400多万元并无证据,仅凭患者一面之词,记者未加核实便当成事实引用。而其他媒体也不加置疑,以讹传讹,甚至还添加了“北京专家会诊费每人30万元”的虚假报道。可以说,“天价药费”事件的“轰动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是媒体将新闻“放大”的结果,存在失真之处,值得认真反思。

3. 简单肯定否定

在推进医改的过程中,各地涌现出不少新举措、新经验。因为新鲜,所以人们难以看清事物的本质。这就需要记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全局,辩证分析,去伪存真,力争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而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往往会遇到“一面倒”的情况,如地方官员出于政绩考虑,希望全面肯定“改革经验”,在介绍情况时会存在明显倾向性,对问题和不足避而不谈。因此,能否保持冷静的头脑是对记者的极大考验。

“宿迁改革”是新闻追踪的热点,但报道中一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自2000年以来,江苏宿迁市将全市124所乡镇卫生院全部拍卖,在社会上引起很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宿迁将公立医院“一刀切”改制,是政府“甩包袱”,不符合政府主导的方向;另一种观点认为,宿迁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把医疗这块“蛋糕”做大了,给患者带来了实惠。此后,北京大学学者和清华大学学者分别赴宿迁考察,其观点同样针锋相对,在媒体上引起了又一轮宿迁改革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