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旗宣誓犹可赞,北大医院莫跑偏

发布时间:2019-08-17 01:28:15


作者:张界

几天前北大医院搞了一个升旗与宣誓仪式,过程是感人的,个人认为很有必要,可赞;几年前有一部电视剧红遍大陆《中国式离婚》,相信北大医院的老师与同学们会看过——只是猜测,因为片中男主人公是一位医术不错的肝胆外科医生,而女主角是一位优秀教师。之所以提到这部电视剧,是因为北大医院的升旗与宣誓仪式让我想起了片中的主题歌,歌词里有一句“我们有多久没吻过,我们有多少几乎都错过……”。所以,我想怯怯地问北大医院一句:你们有多久没升旗了,你们有多少次与宣誓错过……

  我这么问当然有些根据,北大医院党委书记刘新民教授的讲话开篇便道出仪式的真正目的,他说:“这段时间,北大医院正经历着自建院以来从未有过的痛苦,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他鼓舞全体北大医院人“挺直脊梁”……原来是这样。逻辑反推,假如没有“非法行医”案的纠葛,没有央视的报道,那么所谓的升旗与宣誓可能不会搞;如果一直平平安安没有患者媒体“滋事”,那么可能一直不会主动去升旗、宣誓。当然,这只是逻辑推测。无论怎么说,升国旗、奏国歌、再读《入党誓言》、重温《医学生誓言》都是值得赞许的,只要别让这种仪式变味就好,也就是小沈阳经常说的别“跑偏”了!

  昨天去北大医院网站看了看,发现火药味十足,作为一家国内知名医院如此火冒三丈,不惜大失方寸完全没有必要,咱们还是一个法制国家,安心等二审判决就是了,没必要咋咋呼呼;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细看这些火药味十足的“谴责”“正告”“声明”,与法律层面上的“非法行医”案完全没有关系,并不是在分析案件、证据说明或法理依据,而是跟央视较劲,跟央视掰扯,且掰扯不清。晕,晕得莫名其妙,我对此只能善意地用两个字来形容:糊涂!如再多说一句是:老兄醒醒吧,原告是王建国,不是央视。

  在这些“谴责”“正告”“声明”的行文上问题还是相当多的,除了故意将些祈使句用黑粗体来影响视觉,语风也颇稚嫩,。哎,心态不宁,则文风不正。比如《对<经济半小时>的最后一次声明》,且不说整篇字体深浅不一,开头“最近的一个星期,是我们近年来最无奈的一段日子,因为我们原本正常的医疗和教学工作被莫名其妙地打乱了,北大医院人陷入了种种伤痛的境地:经常有一些不明实情的患者询问我们年轻的医师有无执业资格,甚至对于老专家、老教授都要在看病前先“审问”一下……”把患者询问年轻的医师有无执业资格这种合情合理合法的正常行为当做一种“伤痛境地”或“最无奈”让人遗憾,仿佛暗示患者须仰视才可以;无独有偶,北大医院党委书记刘新民教授在升旗仪式上也把最近的纠葛称作“自建院以来从未有过的痛苦”,这话真不敢仔细分析,要是早几年说这话,恐怕要吃官司,北大医院创建于1915,既然是“自建院以来从未有过的痛苦”,那么我们会问:日本侵华时期呢?

  刘书记的痛苦当然是指被央视“黑”了,可是舆论监督是媒体的职责,把这种监督称作“痛苦”恐怕不妥当。本案中,医生喜欢质问媒体“你们懂医学吗”,看到北大这些言论后,我想问北大医院:你们懂新闻吗?

  中医讲究和,心平则气和;可惜北大医院不是中医院,乱了方寸好像有些根据。但我想,说到底咱们尚是一个法制的国家,无论法制健全合理与否,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这是义务与责任。既然北大医院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身正不怕影子斜,何必着急呢。如此心态下我甚至担心,如果本案最终北大医院获胜,医院会不会像范进中举那样?

  《中国式离婚》中男女主人公最终和解了,但最终还是分手了。有人喜欢这样的结局,比如作者本人;有人不喜欢这样的结局,比如我。

  《医学生誓言》不长,十六七句的样子,开头几句是“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非常感人,读来让人怦然心动,我的意思是说,这么几段话,我们的医生们如果能背诵就好了,那么我们所看到的照片,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拿着复印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