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落水者拉入水底 云南一高中生见义勇为罹难

发布时间:2019-08-19 13:31:15


幸存者之一:他俩就是在这里淹死的

焦点:

被落水者拉入水底,高中少年见义勇为罹难

9月5日早上,张世全独自来到会泽一中,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来到儿子就读的这所学校了。以往,他总是怀着一种非常骄傲的心情,因为儿子小松非常优秀,今年8月初,北京慈善基金会已经明确表示相中了这个小伙儿,要资助他完成全部学业。

但这次跨进学校大门时,这个憔悴的农村汉子只想大哭一场。

他来的目的是收拾儿子的遗物。

8月27日,小松和另外三名同学外出游泳。其中一人遇险后,他奋不顾身跳下营救,结果是自己对对方拽着,一起沉了下去。经过两天的紧急打捞后,两人的尸体才终于出现在了家人悲痛欲绝的视线中。

小松见义勇为的行为感到了大量知情群众,他的母校和当地政府有关领导均对这种难能可贵的行为表示高度赞许,表将就此向见义勇为基金会提出申报。

1、 最后的相聚:父亲给儿子买了一双回力球鞋

张世全系曲靖市会泽县新街乡皂角村农民,有三个孩子的他家中非常贫穷,几年前,为了补贴家用,他不得不来到数十公里之外的石咀乡,进入一家市料厂打工。由于交通非常不便,他每隔两三个月才能回一趟家。

张家的大儿子名叫张松,在当地最好的学校会泽一中上学。8月22日,是小松新学期注册的日子,尽管高二的他已经是一个高大帅气的大小伙儿了,张世全还是特意请假陪儿子来到学校。办完手续后,张世全又立即赶回石料场上班。那次回去后,我不知怎么总是感到有点心神不宁,想了好久,才想起一个多月前就答应过小松,重新买双新球鞋给他,但一直没时间去给他买。

为着这个小小的承诺,8月24日早上,张世全又专门坐车到学校,带着儿子出去逛街,并给他买了一双回力球鞋,价格38元。之后,父子两一起在小馆子里吃了顿简单的午餐。小松告诉父亲,下午要和几个同学去踢球,张世全拍拍儿子的肩膀说:要以学习为重,不要只知道玩。你放心老爸,我什么时候躺你失望过啊?

张世全怎么也不敢相信,父子两的这次见面竟然就是永诀。

8月27日晚18时30分左右,他正在石料厂工作,突然接到会泽一中一位老师打来的电话,称张松出了一点点麻烦,叫他最好马上赶到学校。张世全心里不由咯噔一下,立即出发,20时许,他到学校时,两名老师接待了他。一再追问之下,对方仍然坚持说:张松大概出去玩了,跟他一起的同学都回来了,他却一直不见人。但是,请家长放心,校长已经亲自率领很多人外出寻找,应该能找得回来。

张世全听出了这里面的弦外之音,急得要自己出去寻找,但两名老师始终不肯放行,安慰他说没事,并带着他到股附近的一家旅馆开好房间,一直陪着他,叫他放心先休息一下,明天再找。然而,张世全却无法入睡。当时我想,小松一定是遇上车祸了,也许现在正在抢救,学校是为我好,想抢救过来后再告诉我吧。

张世全就这样忐忑不安的熬到了天亮,整夜都没合眼。次日早上8点过,两名负责接待他的老师终于开口,好吧,我们带你去找张松,请你先做好心理准备。

2、 打捞队伍奋战两天,两名溺水少年陆续出水

在离学校大约两三公里外的一条河边,一大早就围上了数百群众。张世全远远一看心里就有数了,立即冲上去,奋力拨开人群,然后就一屁股跌坐在了河岸上。事到如今,学校的一位负责人不得不告诉他:张松和另外一个名叫杨承凡的同学大概前一天下午就落水了,现在都还没找到,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虽然实在不能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但摆在河岸上的儿子的衣服已经印证了它的真实性,还有几天前才刚买的那双回力球鞋,更是让张世全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据会泽一中具体负责善后工作的工会主席余本鹄老师介绍:8月27日下午18时许,学校接到派出所电话通知,称本校有两名学生落水了。在确定落水者名字后,他们迅速打电话通知了家长。少后,校方成立了事故处理小组,并赶往事故现场,组织打捞。由于当时天色已晚,既没能找到孩子,也没能捞到尸体。第二天,他们用两个大轮胎并列绑在一块大门板上,做成一个临时皮筏,请两名水性好的丽江人在上面负责打捞。

整个打捞过程,不识水性的张世全始终都在岸边守侯着,好几次,他都大喊着要下去找我的小松松。学校老师只能小心看守,担心他出事。

他们用几米长的竹竿在水中试探,发现有异物后就跳下水去捞,但下去了好几次,水下的都不是尸体。到下午15时许再下去时,终于捞起来了一具,是杨承凡,虽然都泡了快一天了,看上去身体还没怎么变化。再继续捞的时候就更难了,后来,我们采用打鱼的网,长长的铁钩等一切可能的工具,还是没有效果。于是,我们又到附近水库请了一位很专业的打捞人员来,这个人来后,脱光衣服,在身上拴上一块大石头就下水了。凭借石头的重量,他沉到河底,在河床上一点点的摸过去……就这样摸了至少十几个来回吧,终于摸到了,原来尸体早就移位了,不在落水时的那个位置上。

8月29日下午16时50分,已经在河中侵泡达两天多的张松终于出水了。那一课,张世全猛然冲到儿子面前,双腿一软就跪在了尸体面前,一边流泪,一边忍不住抓住尸体拼命摇晃:松松啊松松,你快给我醒过来……

3、 两名幸存少年讲述:如果不救同学他就不会死

9月5日,本报记者在会泽一中找到了溺水事件中的两名幸存者,,同时,他们也是整个过程的参与者和目击者。

舒强说:8月27日是周六,下午,他和张松、杨承凡、马勇打算一起去找在另一所学校读书的马的弟弟玩,到了那个学校,保卫人员不让进,他们便有些憋气地往回走。路上,他们看见几只非常漂亮的小鸟,一时兴起的他们就追着小鸟来到了出事的河边。当时河里好几个男的在游泳,那天比较热,张松就说他会水,也下去游一下。我们三个都不会,看着他在里面很爽的样子,都表示非常羡慕。于是,他就爬上岸来,我们一起走了一段,重新找了个地方,张松下去试了一下,说这里很浅。我们想既然不深怕什么啊,就陆续脱掉外衣和长库,只穿一条小裤衩下去了。

然而,这种不深只是一个假象。9月5日下午,记者跟随舒强来到出事的河边,发现这条河水质相当清澈,流速非常缓慢,河面并不太宽,只有6至8米左右,但扔块石头一试就能听出来,水是相当深的。

舒强面带恐惧之色回忆:事发时,张松已经游到对岸,并坐在岸上休息了,他和杨承凡在这边浅摊处玩。忽然,杨一脚踩空,从浅滩滑入了一个陡峭的斜坡,他见状立即伸手去拉,却被对方一起拉了下去。情急之间,他双脚拼命乱登乱踹,竟一下子踩上了浅滩的边缘,然后,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爬了上来。

惊魂未定的他回头一看,对岸休息的张松已经一个猛子扎进了水里。他迅速游到杨承凡,拽着他就往我这边游过来,可是,杨似乎太惊慌了,只知道拼命地挣扎,并死死抓住张松不放。可能张松的水性也并不是很好,我看见他就这样被杨承凡拉着忽儿沉下去、忽而又浮出来……但一转眼的工夫,他们两个就都没能再浮上来……我又不会游泳,吓坏了,我大声叫救命啊救命,当时旁边的河段上就有人在游泳啊,可没有任何人过来营救!

另一一起玩耍的名学马勇说:险情出现时,他正饶道到对面岸上,打算向其他游泳的人借一大块塑料泡沫,因为没有这个可以漂浮在水上的泡沫,他下水也是胆战心惊的。眼看张松和杨承凡沉下去,他们只有立即派到大路上想报警,迎面遇上有名骑单车的男子,此人摸出手机拨打了110。

他和舒强都坚持称:张松确实是为了抢救同学杨承凡,而被杨拉着沉下水的,如果不救同学他就绝对不会死。他们觉得张松的行为应该属于见义勇为。

4、活蹦乱跳的孙子送进去,怎么领回来就是一个死人了?

自从8月27日出事至今,张世全就一直没去上班,爱子的意外死亡让几乎在精神上击垮了这个全家的顶梁柱。然而,更无法面对这有噩耗的还是他的家人。

9月2日深夜,记者在经过数十公里的颠簸后,从会泽县新街乡赶到了位于深山中的张家。张妻吴树花刚一提起张松哭得声泪具下,扑倒在了破旧的沙发上。我们两口子都没有读过书,两个更小的孩子的成绩也很不好,所以全家人把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在了松松上身,盼望着他能够出人头地,结果孩子说没就没了……吴树花说,张松懂事非常早,学习也一直都非常刻苦。他的理想是上北京大学,而且,还经常说以后他考到大城市了,一定要把爸爸妈妈都接到城里去住,还要供两个弟弟妹妹也读完大学,因为没有知识就永远只能过穷日子。

张松年过七旬的爷爷面对记者根本就没法正常说话,似乎内心巨大的悲痛早就让他无法承受了。活蹦乱跳的孙子送进去,怎么领回来就是一个死人了?老人反复叨念着。

家里唯一还能保持一些理智的是张世全,他认为会泽一中和那条河的管理者对儿子的死都有责任。我们家离学校有四五十公里远,既然已经开校,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对孩子的监护责任就完全转移给了学校。但现在出现了这样的事情,虽然并不是发生在校内,但我觉得学校也付有管理责任。

在另一溺水者杨承凡家里,记者看到一派穷困潦倒的情景,明显,相比已经很穷的张家,这个家庭经济上更加穷困潦倒。48岁的杨父杨克树看上去似乎已经年过六旬。他说,8月27日儿子淹死后,家里四五个人一直都在县城里参与尸体的打捞和后事的处理。8月30号那天上午,在跟学校反复协商后,学校给了我们4000元现金,下午,我们就把尸体拉到火葬场火化了。为什么?因为尸体不可能就那样一直摆着啊,而且,我们耗不去,现在正是收烟叶的时候,家里的活都没人干……

老人的弟弟说,杨承凡从来就不会游泳,不知道那天怎么会下水去玩。尽管未能成功,但他们全家对张松主动抢救杨的行为还是表示感谢。当记者问他们是否应该对张松的死承担一定责任时,他称:只是在道义上和情感上感到内疚,但他们没有任何条件来实施这个赔偿。对此,张松的父亲张世全则明确表示:在这次逆水事件中,两个孩子和家庭都是受害者,他绝不会来找杨家的麻烦。

5、 学校自称无责任,但将就见义勇为行为向有关部门提出申报

面对死者家属问责的态度,会泽一中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责任。

9月5日,经会泽校王校长安排,该校工会主席余本鹄老师接受采访时,肯定张松和杨承凡确实都是比较优秀的学生,但是,由于学校在整个事件中的处理都是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的,因此,没有任何过错,自然也就不应该承担任何赔偿。付出杨家的那4000元,只是从人道主义出发给他们家的安慰。

余本鹄老师介绍:在组织抢救的过程中,校方、当地派出所及县教育局都出了大量人手,尤其是学校方面,总共出动了上百的教职员工,事故处理小组内部又划分为了多个在组:接待小则专门负责死者家属的接待、安抚;后勤小组专门负责安排打捞设备、给所有抢救人员及家属送饭、给下水人员生火取暖;打捞人员则只管在皮筏上寻找和下水打捞尸体……这些所有的开支就达一万元左右,都是我们学校承担的。余老师认为张松、杨承凡等四人外出游泳的行为后果完全应该由其自行承担。他拿出《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指着里面的第十三条说:这条的规定: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人身损害后果,学校在其中并无不当的,不应当承担责任。这起逆水事件就完全属于这种情况。如果死者家属觉得我们有责任,欢迎他们采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

记者了解到,就在今年8月初,北京慈善基金会通过一个教育扶贫项目,联系上了刚刚结束高一课程的张松,并两次亲自找到位于偏僻深山中的张家,表示愿意资助小松完成全部学业。张松一家人对此都非常感激。然而,就在全家人觉得上大学费用可以不用再发愁的时候,张松却走了。

逆水事件发生后,张松以前就读的小学和初中均开出书面证明,表示张从就就是一个非常优秀和听话的好孩子,几乎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并称作为母校,我们为他这种见义勇为的事迹感到骄傲和自豪。

会泽一中工会主席余本鹄老师也代表学校向本报表示:见义勇为的定性只能由专门的部门说了算,张松的行为一旦得到认定,对死者家属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就其社会意义而言,也是值得大力宏样和学习的。因此,学校将就见义勇为的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请求予以确认。(两名幸存少年采用化名)特派首席记者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