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制药厂“傍上”中学 学生该“欲仙欲死”?

导读:当制药厂“傍上”中学 学生该“欲仙欲死”?

  济南历城二中多年前不幸被齐鲁制药厂“傍上”了,近万名师生从此过上了欲仙欲死的日子。只要有风吹过,各种奇怪的臭味就笼罩着整所学校。到了夜里,臭味越发难以忍受,甚至能把老师从睡梦中臭醒过来。口罩几乎成了历城二中学生的基本装备,有时就连上体育课时也必须戴口罩才能忍受。很难想象,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们怎么能够安心学业,怎么能够健康快活地成长。如果有人觉得自己能行,不妨抱着一筐臭鸡蛋睡上几晚试一试。

  几年时间里,学生和家长一直在为空气污染的事情奔走呼吁,但收效甚微。原因很简单,齐鲁制药厂是当地的利税大户,地方政府肯定不愿意下狠手。在媒体有关此事的报道中,令人喷饭乃至色变的情节多次出现,比如,齐鲁制药厂的有关人士就解释说,臭味来自污水处理厂,“对人体没什么影响”。环保局在接到居民和师生的投诉时,答复竟然是“盖子没盖好”,至于盖子什么时候能盖好,也没有确切答案。还有一种说法是,齐鲁制药厂按照目前的国家标准,其环评是达标的,废气异味并不会导致“器质性病变”。看到这些说辞,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我想的是,如果把区政府搬到历城二中的位置,当地官员会不会认真探讨“器质性病变”这个严肃课题呢?

  济南历城二中被制药厂所困扰,是“化工围城”这个显性社会课题的典型样本。不知是出于无知还是麻木,很多城市在制订规划时,都把化工厂建在了城市周边乃至核心地带,废气和污水从此成为城乡居民的心病。由于化工厂是投资巨大的重工业,一旦建成投产,搬迁起来就极为困难。同时,由于化工厂往往是利税大户,某种程度上总能得到地方政府的“庇护”。废气污染物的排放本就不够严格,再加上偷排不断、执法不严,其对环境的影响可想而知。历城二中的老师就投诉说,每到晚上九点左右,恶心的臭味就会准时出现。这样的如约而至,难道不是人为的结果吗?

  北京多年前有多座化工厂,都处于东南三环周边地带。印象很深的是,南三环有一家化工厂经常出现异味排放情况,这时就会接到环保部门的罚单。后来北京市痛下决心,把这些化工厂都搬迁了出去,原址通过土壤治理建起了高大上的居民小区。那时候,人们的环保意识还远不像现在这样强烈,城市扩张也未见迎风起舞的势头,足见当时北京市的有关决策颇富前瞻性。去年天津港大爆炸发生之后,据说全国有上千家化工厂提交了搬迁申请,他们肯定也都意识到了“傍上”城市核心地带的潜在危险。清理城市规划的负面资产有时的确很痛,但怎么办呢?等到悲剧发生时再来亡羊补牢吗?



  历城二中学生戴口罩上课的图片刷屏之后,据说引起了济南市委书记的重视。王文涛是学哲学出身,思想水平很高、大局意识很强,所以当即做出了重要批示,责成区县相关部门迅速介入。我倒不担心区县部门对王文涛的批示不在意,我担心的是,区县部门拥有彻底解决污染问题的足够资源吗?对待这样的城市痼疾,恐怕还需要一点“顶层设计”才行。

  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每个人早晚都会养育自己的孩子。对待孩子的健康和福祉,还是要多上点心才是。如果孩子们戴口罩上学的情况不能有所改观,主政者或许应该感到羞愧。

(编辑:万兔思瑞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