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业内部承包制

导读:什么是企业内部承包制

  企业内部承包制是指企业依据下属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在全面经济核算的基础上实行分级分权管理的一种经济责任制。

  企业内部承包制的作用

  搞好内部承包制的关键是抓好奖惩兑现,搞活内部分配。内部承包制促使企业主动推广工资改革办法,并按内部承包制的考核实绩浮动分配,体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原则,注意向关键部门、高技术和艰苦岗位倾斜分配,把激励和约束作用结合起来。企业内部承包制有利于企业进行深化改革,承包中针对企业内部劳动、人事、机构、工资、保险等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大胆进行配套改革,抓好管理,苦练内功。企业在改革实践中要不断完善承包制,使承包指标体系更科学、更合理,使承包的激励作用推进企业走向市场。

  一是要坚持正确承包原则,把完善承包制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二是把加强企业管理与强化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相结合,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三是按照企业内部各单位或部门的特点,实行分类指导,要区别承包单位的不同情况,确定具体承包形式和期限;

  四是要改变在确定承包基数时单纯进行指标纵向比较的办法,参考行业资金利润率等横向经济指标,尽可能使承包基数做到科学合理。

  企业内部承包制与企业管理关系

  实行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以后,企业内部也普遍实行了承包制。企业内部承包制是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一种形式,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又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企业内部承包制只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二者之间除了有许多共同点之外,还有许多不同点。由于存在许多不同点,就决定了在实行企业内部承包制中必须加强管理,决不能以包代管。

  企业内部承包制和企业管理的不同点主要是:包含的内容不同。企业管理是一门科学,它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等一系列内容;而企业内部承包制只是一种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它主要是通过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的结合,解决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和职工个人的生产积极性问题。企业内部承包制只包含了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内容。

  实施的对象不同。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企业,企业管理具有两重性,它既包括对生产力的组织,也包括对生产关系的处理;既包括对财和物的管理,也包括对人的管理。企业内部承包制实施的对象是职工集体和职工个人,它主要是把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分解承包到每个单位和个人,这些单位和个人要完成承包任务,还必须经过大量的生产劳动和管理工作。

  强调的重点不同。企业管理和企业内部承包制的基本目的都是要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在实现这一目的时,二者所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企业管理不仅强调结果,而且还十分注重过程和方法,只有采取了科学的方法,有效地控制了过程,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企业内部承包制强调的重点是结果,只要能够完成承包任务,其方法和过程控制都由承包者自己选择和进行。

  企业内部承包制对企业管理影响

  企业内部承包制给企业管理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现了某些以包代管的现象。由于一些同志对企业内部承包制的地位、作用及其与企业管理的关系认识不清,认为企业内部承包制就是企业管理的全部内容,只要实行了企业内部承包,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从而忽视了科学管理方法的运用;放松了上级对下级必要的指导、控制和监督;某些合理的规章制度受到冲击;一些必要的资料整理和报表编制工作无人负责等。这些,都是不符合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的。

  职能部门的作用和专业管理有所削弱。在实际工作中,因实行企业内部承包而使专业管理遭到削弱的现象是不少见的。如在有些实行内部承包的企业中,一些专业管理部门甚至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而生产经营单位的许多服务工作和后勤工作又需要自己去做。虽然很多企业对专业部门也实行了承包,但这些专业部门所承包指标完成的好坏,往往并不完全取决于这些部门本身,同时还会同各生产经营单位的承包指标发生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专业部门的承包也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各专业部门只承包自己能够完全负责的指标,他们就可能仅仅在完成这几项指标上下功夫,而忽视本专业其他方面的管理,这些管理往往又是更加重要的综合性管理。总之,一些企业现行的内部承包办法,不利于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应当加以改善。
(编辑: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