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19-08-10 23:05:15


天津市政府把天津国际物流业发展的中心区域设在天津港保税区。早在1994年就明确提出以国际物流运作区作为天津港保税区的发展定位,继而又提出“以国际贸易为导向、以物流为基础、以仓储加工为依托、以保税生产资料市场为联结”的发展方针。天津保税区从国际物流的基础条件入手,认真研究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结合区域的优势及特点,进行了“国际物流运作区”建设的多方面努力,为推进自身及腹地的物流业“弱势变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天津港保税区从建立开始,就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独特作用。经过十年建设,天津港保税区充分发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势,国际物流量有很大增长,年进出口货物总值达50亿美元,月均集装箱进出区量达3万标准箱。天津港和荷兰渣华集团合资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业保税库—天津港商业保税库有限公司(cbw)。通过对进口货物的保税和出口货物的买断功能,拉动了进出口物流和贸易。cbw在发展物流服务方面取得了成功,在此基础上,。 ,为全国第一个封关投入使用的保税区。在改革开放精神的指引下,保税区管委会大胆探索,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八个率先”:一是率先提出了国际物流运作区的发展定位。把主攻目标定位在国际物流及相关的产业上。,形成了确保企业从事国际物流的法制环境。三是率先引入了全国保税区的第一条铁路入区,开通了第一列集装箱专列,沟通了保税区与腹地的物流联系。四是率先建立了国际货物分拨中心,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完善的配套服务。,实现了货物的直提直放功能。六是率先提出了自由港区的发展目标,确立了一体化发展的“三个不变,四个一体化”的原则。七是率先提出并建立全国第一个具有保税性质的空港国际物流区。八是率先成立了专门部门从事对国内外物流企业的招商和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可喜成果。
天津港保税区的国际物流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近年来已经可以提供大面积的仓储、组织门到门的多式联运、全程运输代理和提供贸易加工服务等。与此同时,保税区还培育和发展了天津港商业保税仓库、华铁隆津泰、天保国际物流等一批重点企业,吸引了日本宇德、冈谷、丰田、松下以及美国海陆、卡特彼勒等一批世界知名的物流企业与我国合作从事物流运作。如轻工总会和伊腾忠合作建立的中轻腾发有限公司,从事分拨配送的农膜已经占到全国进口量的80%。现在,天津港保税区已建立发展起来十几家较大规模的国际物流企业,建立了国际货物分拨中心,开通了海铁联运和海陆联运,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空港物流区,准备向海空联运发展。另外,天津港保税区先后建立了国际商品综合市场,国际汽车、机械、纺织原材料、建材等一批专业化保税生产资料市场,天津港保税区已成为汽车、农用膜、润滑油、食用油、羊毛、电子产品、现代家居等产品的分拨配送基地。
天津保税区进一步发展国际物流的战略措施是
1.构筑和完善以多式联运体系为核心的国际物流高速公路。
国际物流多式联运是多种运输方式合理、有效衔接,为全程的、快捷的物流运输方式,具有运送迅速、安全准确、手续简便的特点,是国际物流的高速公路。保税区具备了构建国际物流多式联运体系的条件,这也正是保税区发展国际物流的重要支撑。因此,要积极构建国际物流经营运作的基础设施,形成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在建立以天津港口为龙头的海陆、海铁多式联运体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空港物流区的运作,从而实现海陆空多式联运体系。保税区要与区域的总体发展衔接配套,和大口岸建设衔接配套,要创造“九通一平一围”的配套条件,要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供电、给排水、污水处理、通讯、供热、制冷系统,为多式联运企业进区营造了良好的国际商务环境。要围绕保税区三大功能,形成与国际物流相关、保证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的功能体系。


2.建立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
随着国际物流信息化趋势的推进, 保税区要加快建立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确保全天候地与国际互联网沟通,以满足国际物流运作的需要。具体说来,保税区国际物流信息交易系统应该包括:(1)保税区国际物流信息。进出区商品的种类、价格、数量、性能、预计入区时间;进出区商品的来源或去向。(2)保税区国际物流商品展示信息。进出区展示商品的种类、价格、质量、数量;进出口展示商品的供货商信息和可供应商品情况;进出区商品展示空间利用信息。(3)保税区国际物流余缺商品调剂市场信息。(4)保税区国际物流加工信息。(5)保税区国际物流仓储信息。(6)保税区国际物流金融信息。(7)保税区国际物流配送信息。(8)保税区国际物流服务反馈信息。
3.吸引航运集团共同建设国际物流园区,为推进国际物流网络的建设提供依据。
国际航运集团将以其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同货主的良好关系和高科技的网络技术而成为世界物流的主导力量。这是因为航运集团在建立和完善综合运输系统中使集装箱运输突破了传统的“港到港”概念,进入了“门到门”多式联运网络。不仅经营传统的海上运输业务,而且大量渗透到陆上运输、港口装卸、仓储、代理、装拆箱等与运输相关的产业,掌握着全球物流网络中的60%货代业务,物流从资金密集型向信息密集型过渡,从传统的运输业务向国际多式联运发展。因此,吸引国际航运集团和综合物流的骨干企业共同建设天津保税区国际现代物流园区是营建国际物流网络的中心环节。国际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立是现代国际物流发展的关键之一。国际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立也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保税区贯彻“不在所有、重在所流”的经济思想,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指导下,实施定向招商,按照产业布局和产业功能的要求,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引进基础物流、第三方物流、专业物流和物流技术等多功能、行业性的企业落户物流园区,,与国际航运集团和国际大港研究亚太地区的货源、箱源、箱流,为优化产业功能体系,推进国际现代物流网络的建设提供依据。
4.鼓励保税区内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
天津保税区作为中国最早的保税区之一,吸引了众多国际化大公司前来落户,这就给保税区的第三方物流业务带来许多契机,同时,随着保税区业务的不断发展,保税区内的第三方物流业务也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新趋势。 1、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服务网络更趋向于全球化 。天津保税区是天津的国际贸易基地,在保税区注册的大多是国际知名的跨国企业或外商投资企业,这就要求与之协作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有强大的全球网络,有能力对区内企业的整个供应链进行管理;从海外供应商到区内企业,从区内企业到国内或海外的经销商和消费者,从而实现贯穿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可见性、订单可实现性和物流与生产的良好协调性。 2、 第三方面物流的模式要更加多样化 。随着保税区业务的发展,区内的贸易模式也趋于多样化:加工贸易、转口贸易、及保税区的一般贸易,这就要求第三方物流的模式从单一的仓储运输发展成为分拨中心、集散中心,以及材料供应商库存管理等,同时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还具备向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如简单加工、包装及订单执行等。 3、 第三方物流要从单一客户服务向多客户集约化管理转变。由于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公司的生产流程外包,许多海外供应商在区内注册实体以便给区内企业供货,同时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也在寻求降低操作成本、提高操作效率、增强竞争能力的途径,因此,多客户集约化物流管理模式就成为保税区内发展第三方物流的主要措施。
5.发挥保税区管委会作用,积极发展第四方物流
在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同时,保税区正探索第四方物流的发展。4pl通过提供全方位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来满足今天的公司所面临的广泛而又复杂的需求。只有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才能发挥保税区做为国际物流中心的作用,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带动辐射作用,才能整合社会资源,解决物流信息充分共享、社会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的问题。同时也是发挥政府职能,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切入点。


国际物流是涉及方方面面的错综复杂的庞大系统,在一个大的国际物流结点(如海港)往往集中了各种国际物流企业。保税区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不仅要控制和管理特定的物流,而且要对整个物流过程提出策划方案,并通过电子商务这个过程集成起来。保税区管委会还需实现以下整合:一是以物流分拨配送为核心,实现对各种运输方式和货物的动态跟踪服务;二是对跨地区、跨国家的物流网点进行有效服务;三是实现对第三方物流的科学、有效及有价值的服务;四是帮助第三方物流公司实现服务个性化、功能专业化、管理系统化、信息网络化;五是为物流企业提供交易场所,如建立航交所等。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建立国际物流信息公共平台、交易平台,发展第四方物流应该成为管委会发展国际物流的重点工作。
6.进一步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要率先在保税区内实行市场准入和贸易自由化原则,取消外贸特许制,放开外贸经营权,区内的所有工业企业均可实行自营进出口;进一步放宽合资外贸公司的审批条件,由审批制向外贸登记制过渡,并允许区内外资企业在保税区以外的地区设立非经营性办事机构:下放区内开展服务贸易的审批权限,营建舶来商品展示中心,吸引国际跨国公司和综合商社进驻保税区,推动区内国际租赁、国际航运、国际法律服务、国际商品展示等服务贸易的开展;努力创造允许区内的所有外资银行经营本币业务,自由融资、自由兑换的离岸金融的试点,适度放宽区内的外汇管制,允许区内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上的自由兑换等方面的政策条件和运营环境。以促进生产与流通,进出口贸易与转口贸易的两个结合,努力营造“一线放开、两线管住、区内自由、促进繁荣”的发展环境。
7.引进和培养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
物流服务包括物流资源的重新整合,包括产、供、销各个环节物流活动的重新整合,包括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为客户提供高效、准确、及时的服务,包括从供应商到消费方的门到门的全程服务;物流具有上述服务能力,就必须引进国际化的物流服务理念、管理模式、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国内外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特别要以“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培养从事物流理论研究与实务的专门人才,懂电子商务理论和实务的专门人才,既懂it技术又懂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人,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现代物流的有创新思想的复合型人才等四类人才,因为上述四类人才的短缺将直接影响我国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在适当的时候,也应考虑建立“注册物流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