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重建房质量问题如何终结?

发布时间:2019-08-10 11:52:15


  地震重建房质量问题如何终结?

  地震灾害越来越频繁与无情,时时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3月10日,位于中国西南的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再次发生5.8级地震,随后陆续又有近千次大小地震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财产损失,房屋倒塌、损坏约2.7万户。盈江县地处地质断裂带,是地震多发地区,2008年就曾发生过5.9级和5.0级地震。

  仅自2007年以来,云南、四川和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都不断遭遇到地震的肆虐,包括3月24日发生在邻国缅甸的7.2级地震也使云南一些边境地区受害,复杂的情况意味着重建家园并不是一项能够轻易完成的任务。从各个地震受灾地区的情况看,重建房屋的质量瑕疵始终有所存在,这样的情况对于每一个受灾地区也许只是百分之几的概率,但是对灾民而言则是百分之百的痛苦了。

  多给灾民一些帮助

  在盈江地震前后,全国许多地方不断遭遇到地震的伤害,使其一直成为广大民众挥之不去的阴影,与此同时是人们对住房质量的意识程度不断在提高。

  地震重灾区盈江县平原镇的居民刘永萍表示,之所以许多人家的房屋在地震中受损、倒塌,除了地震本身很厉害外,主要还是因为以前建盖的房屋质量不行,尤其当地人都习惯花很少的钱,盖很大的房子。

  “以前盖房子都是靠自己,尤其农村地区的人都不知道什么抗震技术,只是凭着经验和习惯盖房子。”她说,“而且为了省钱,除了在房屋地基方面舍不得投入外,大多数人都选择使用便宜的水泥空心砖,这样的材料比青砖便宜一大半。再加上水泥的标号及用量都不充足,房子质量肯定不怎么行,而且这些情况也是大家都知道的。”

  平原镇副镇长沙永胜也认为经济能力是决定房屋质量好坏的一个关键因素:“众所周知重建房屋的钱主要还是老百姓自己承担,政府帮助的只是很少一部分。比如2008年盈江地震后,政府给受灾户都分别发放了数额不等的经济补贴,其中重新建房的人家,如果完全按照政府规定的质量标准,就可以获得1万元现金补助,但是最后愿意领取这1万元的村民很少。”

  平原镇拉勐村的村民波咪桃说:“按照政府的标准盖房差不多要10多万元,但按照我们自己的传统习惯盖房七八万就够了,不是我们不想要那1万元,而是根本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来,即使是七八万也是东拼西凑,加上银行贷款才行。”

  沙永胜表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农村地区的房屋建造在质量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尤其在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的房屋更容易受到地震的破坏。

  “曾经,在每一间房屋、每一幢楼房的建盖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合格工人和安全标准都是普遍的问题。”云南省一名建筑行业的官员说。

  沙永胜说:“地震使许多老百姓几乎倾家荡产,他们很多人都伤心痛哭了很久。短期内,他们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再建盖房屋了。结合之前的各种情况,我们已经向上级反映,希望此次政府能够在资金方面多给灾民一些帮助,否则许多重建工作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老百姓的房屋质量仍然很难达到国家的标准。”

  平原镇的灾民李波富也表示,地震毁掉了家里的绝大部分财产,已经没有能力再盖房屋,很希望政府能够帮助他们统一建盖。

  云南省德宏州州委书记赵金在3月23日透露,初步计划用10个月完成农村住房恢复重建,让群众在明年春节前搬进新房,似乎已经立下了“军令状”。他还表示,在恢复重建过程中,政府将在选址、设计、选材上严格把关,加大对受灾群众补助的力度,并根据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确定住房建设方案。

  历史教训深刻

  官员和群众对灾后重建的良好愿望是否都能够顺利实现呢?在盈江灾区的抢救、清理工作接近尾声,重建工作即将开始之际,如何避免房屋重建质量危机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当然,这样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充满着历史的教训,甚至可以用“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来警示。

  2010年3月,在云南省宁洱县的地震灾区曼连村,143幢地震重建安置房所组成的“龙阳新村”一片寂寥,村民们放着新建好的小洋楼不住,宁愿坚守着2007年6月6.4级地震后残留的土坯房,尽管那里震后就一直不通电。新房质量不牢靠,是村民们不愿搬家的主要原因:楼板开裂、板筋裸露、砖缝中沙灰呈土黄色、支撑房顶的木梁可活动等情景随处常见。

  另外在2009年7月遭遇6.0级地震的滇中某县,地震重建现场里300多户重建房中类似的情形随处可见。“房屋的楼板四角有明显裂缝,墙体与楼板接合部已经开裂,天花板上也有一些裂纹。。

  一些灾民表示:“之前政府说新房可以抗击七八级地震,属于抗震级别非常高的房子。但这些房子完全就是‘豆腐渣’,睡在房间里夜夜都难入眠,随时都会担心房子垮掉,比地震时还恐怖。”已经经历了地震之痛的村民,现在担心厄运还会降临到自己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