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私募酣战香港对冲基金冠军跑赢恒指40%

发布时间:2019-11-13 18:36:15


在国际对冲基金强劲的复苏期,国内私募的海外对冲基金也取得不俗的战绩。
 1月26日,私募排排网研究人员刘懿鹏告诉记者:“由于数据发布的时滞问题,作为第三方的我们也是近几日才取得2010年12月份国内私募海外对冲基金的业绩。”  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公开在海外发行的13只对冲基金2010年平均收益水平为12.35%,大幅跑赢同期恒生指数5.32%的涨幅,列席第一位的则是睿信ABH海外基金。  “尽管年末的香港市场跌宕起伏,从数据上看,这些对冲基金产品的业绩还是不错的。”上述分析人士表示,国内资本市场和全球市场的接轨在加速,“走出去”是国内私募应当主动适应的一大趋势。  前三甲给力  2010年岁尾的恒指仍然乏善可陈,在经历11月的剧烈震荡后小幅波动,12月的恒生指数仅上涨0.12%,成交量则比11月下降35%。  在这个情况下,13只海外当月平均回报水平为-0.51%,甚至跑输大盘。其中,仅有三只取得正回报并跑赢大势。中国龙动力基金则再次成为亮点,当月取得3.82%的收益,连续三个月成为月度收益冠军。  而纵观全年,恒指上升幅度仅为5.32%。不仅失色于泰国、印尼等受热钱涌入的亚太区股市,更落后于饱受债务危机及经济低迷困扰的欧、美老牌资本市场,在环球及区内主要市场中,恒指的表现仅稍好于中国的A股、法国及越南股市。  尽管如此,截至2010年12月31日的数据并没有让人失望。数据显示,13只基金当年平均收益水平为12.35%,大幅跑赢同期恒生指数5.32%的水平。其中,睿信ABH海外基金、锦宏中国价值基金和亚联·天马中国成长基金分别以45.30%、40.57%和22.78%的年度回报率位列2010年的前三甲。  “第一只国内投资顾问的对冲基金出现在香港距今已经有8年的历史,在此期间,恒生指数的年平均回报率为11.96%,而对冲基金整体的年均回报则为19.54%。”刘懿鹏指出。
“走出去”趋势  实际上,在交易工具更完备的香港市场,国内的阳光私募确实拥有更稳定的业绩。  以睿信投资旗下产品——睿信ABH海外基金为例,该产品在2010年取得45.30%的收益。相较而言,睿信投资在国内市场的产品业绩则平淡一些。A股市场上,睿信成长1期是2010年睿信投资旗下最出彩的产品,其年涨幅为23.26%。  此外,亚联·天马中国成长基金去年的年度收益为22.78%,而在A股市场,产品“天马”的收益率则为9.52%。  这一情况的出现与2010年恒指走势略好于A股市场有关,而更为关键的因素是香港市场更为完善成熟的投资环境。  “香港市场投资环境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其交易工具的多样性,其规则、制度的完善与成熟也是吸引投资人士的重要原因,而这也是对冲基金在香港市场业绩往往更具持续性与稳定性的要因。”朝阳永续首席运营官张子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尽管国内阳光私募在香港公开发行的对冲产品仅为13只,在业内人士眼中,实际的参与度似乎要远高于此。  “参与香港市场不一定都是通过阳光化的方式,有私募收集国内客户资产在香港运作,也有海外机构拿资金给国内机构来运作,他们共同看中的是香港市场的投资环境。”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正如国内阳光私募以外,还有庞大的地下私募集群,这一数据却没有办法得知。  然而,据此前私募排排网的一项内部调查,国内阳光私募参与香港市场的投资占全体比重的38.3%,这说明国内私募主动走出去的动力仍然不足。而针对在香港创立对冲基金的意向,也仅有1/3的国内私募表示有相关的计划和安排。  “人民币出海,开设国际板,这些事实都表明国内资本市场和全球市场的接轨在加速,也意味着国内私募基金走出去是大势所趋。少数国内私募早已预见到这一大方向并主动调整积极应对,将战场开拓到香港市场正是重要的一步。”刘懿鹏表示,全球资本市场玩的是价值,国内玩的是筹码。国内私募必须正视这个问题,主动转变。Q&A  Q=华夏理财  A=深圳市天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康晓阳  Q:在内地与香港都发私募产品,对两地市场有何不同的感受?  A:国内市场的投资者总是过于短视,市场波动大,炒作氛围重,很难坚持价值投资,而香港市场的投资者结构要更成熟一些,相关规则也更完善。交易工具方面,国内现在也十分缺乏。  Q:如何看待对冲工具对私募发展的影响?  A:国内的阳光私募基金要蓬勃发展,一定要向对冲基金的形式靠拢。虽然目前有一些私募基金业绩不错,但这只是小范围的,如果要向大规模发展,靠目前的这种低买高卖赚取超额收益的方式实在太难。  Q:国内市场对阳光私募开放股指期货之后,会否考虑在内地加大投资的比重?  A:不会。其实一直以来,国内产品都只是尝试性的,并不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即便股期对私募开放,国内市场的政策环境仍然对我们没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