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有限公司入主海协信托

发布时间:2019-08-03 18:34:15


命运多舛的青岛海协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协信托”,本报2009年12月11日A2版《青岛海协信托重组悬疑》曾予报道)即将告别坎坷历史,因为它正在迎来一个实力强大的新东家。
经济导报记者获悉,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陆金发”)对海协信托的并购已获中国银监会同意。并购完成后,海协信托的业务管理总部将移师上海,公司更名为“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至此,围绕着海协信托的资本大战将落下帷幕,这场大战曾涉及资本市场上赫赫有名的“德隆系”、“中技系”以及青岛本土资本巨头。而陆金发入主后,“中技系”控制人成清波或将从海协信托全身而退。   稀缺的信托壳资源   16日下午,青岛国际金融中心像往常一样繁忙———惟有第30层空无一人。进入该层,首先看到的是“青岛海协信托有限公司”楼层指示牌,但该层每个房间都大门紧锁。在其中一个房间的玻璃门后面,“海纳百川、协和共进”8个大字隐约可见,告诉人们这里曾经也有过来来往往的员工。不过现在,金融中心服务人员说,海协信托起码已有一年多没人了。   海协信托在青岛金融市场上消失的时间则更长了———自2006年推出城阳区人民医院二期工程信托计划以来,海协信托的业务便陷入停顿。此后,海协信托的任务逐渐转向重组,并专门成立了以公司董秘魏东为首的重组工作领导小组。   经过多年停顿之后,海协信托财务状况日渐堪忧。2009年年报披露,海协信托注册资本3.15亿元,但至2009年年末,公司总资产已仅为1.24亿元,负债1032万元,所有者权益1.13亿元。不仅如此,在1.24亿元的总资产中,不良资产1.16亿元,不良资产率93.63%。换句话说,海协信托基本成为一个空壳。   但海协信托依然是有价值的。接近海协信托的青岛金融界人士郝先生对导报记者分析:“自上世纪90年代数次宏观调控后,原来1000多家信托公司现在只剩下60多家,信托壳资源非常有限。虽然海协信托只剩下空壳一个,但牌照值钱。”   野心勃勃的新东家   正因为牌照值钱,海协信托曾引起兴业银行、上海银行、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多家企业的重组兴趣。 ,陆金发已正式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复,后者同意陆金发受让新疆威仕达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威仕达”)等4股东总计71.6%的海协信托股权。   16日,导报记者多次致电海协信托董事长彭光映和重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魏东,两人手机均处关机状态。青岛市金融办副主任柳先生也以“企业秘密”为由婉拒了导报记者的采访。   上述郝先生向导报记者透露,陆金发对海协信托的并购正处于收尾阶段。预计重组之后,青岛本部可能得到保留,但公司资本金将增至20亿元以上,业务总部将迁至上海,上海业务总部将承担公司市场拓展中心、产品中心、利润中心和管理中心的使命。目前,海协信托开始在各大重点高校招兵买马,其工作地点是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陆家嘴商务广场。   海协信托此次“嫁入”陆金发,可谓找了个好婆家。陆金发控股股东为上海国资巨头陆家嘴集团。,陆家嘴集团持有陆金发53.90%的股权,至去年底集团对金融板块的投资已超过15.9亿元,金融板块投资占集团对外投资总额的10%以上;预计2011年,陆家嘴集团将新增金融投资10亿元以上。   对于本次并购海协信托,。目前,陆金发正抓紧办理股权工商变更手续,筹组运营管理团队,并将作为海协信托的战略投资人和控股股东,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完成增资和更名。   神秘的幕后人   陆金发的入主,将使海协信托告别混乱的历史。   公开资料显示,海协信托前身为喀什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于2003年10月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成立,后来经重组整顿之后迁至青岛。这是继山东省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之外,落户山东的第二家信托公司,从而备受青岛市政府及外界关注。   “海协信托来青岛之后,为各方所看好。在2005年前后,海协信托在青岛也做了很多事,但不久就归于沉寂。”上述郝先生说。而海协信托之所以走向沉寂,股东间的出资和控股权矛盾是一大原因。 ,最新的登记信息显示,海协信托目前有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新疆棉花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威仕达,以及山东海川集团控股公司(以下简称“海川集团”)和青岛联宇时装有限公司6家股东,分别持有21.45%、18.25%、18.25%、13.65%,以及16.65%和11.75%的股权。   除了山东两家股东之外,海协信托其他4家股东均为国有企业,持股比例合计为71.6%。但此前有多家媒体报道,上述四大国企的持股只是名义而已,海协信托真正的控制人曾是赫赫有名的“德隆系”。2004年,“德隆系”轰然坍塌,“中技系”控制人成清波接下这71.6%的股权。   尽管成清波是实际控制人,但由于其股份仍是通过代持股的方式间接获得,其控股地位遭到海川集团的挑战。海川集团原为国有企业,后改制为民营企业,其控股股东则为青岛当地资本巨擘新华锦集团。   与海川集团的争执,让成清波意识到代持的弊端,使持股方式变得透明成为他急于解决的问题。2007年,成清波曾计划将海协信托注入到同为“中技系”的四维控股。但在2008年,因重庆证监局调查四维控股涉嫌信息披露违规,此次重组以失败告终。   而今,陆金发将收购新疆威仕达等四股东合计71.6%的股权,这与成清波控制的4家股东合计71.6%股权正好吻合,成清波或将从海协信托全身而退。   青岛金融史的标记   作为惟一一家注册地位于青岛的信托公司,海协信托被陆金发并购,将是青岛金融业历史上的一个标记。   在海协信托之前,青岛另外两家“惟一”的金融机构也已成为历史。作为青岛惟一一家本土期货公司,青岛弘信期货因净资本不足,在2009年被证监会关闭,弘信期货不服证监会决定,,但终于在2010年以败诉告终;再往前数,作为青岛惟一一家本土证券公司,万通证券在2003年底被中信证券重组。至海协信托被陆金发并购,青岛所拥有的全国性金融牌照已经消失殆尽。   如今,青岛正在加快推进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青岛金融业发展还是有很多优势和亮点的,比如外资银行,现如今已经有10多家外资银行入驻青岛,是省内最多的。另外,我们还在筹办蓝色银行。”青岛市金融办综合处鞠处长对导报记者表示。 命运多舛的青岛海协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协信托”,本报2009年12月11日A2版《青岛海协信托重组悬疑》曾予报道)即将告别坎坷历史,因为它正在迎来一个实力强大的新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