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社联手省级新华书店共谋互赢之路

发布时间:2019-08-25 15:29:15


  □本报记者 章红雨

图为肖陵、倪志敏、殷忠民、王忠义、张军良、王强等开启网站链接仪式(从左至右)。章红雨 摄

“我认为,社店关系是一家人共吃一碗饭。”面对销售渠道的变化多样及新产品的层出不穷,出版社和新华书店该如何开展更为互利共赢的合作?9月8日,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社)于杭州举行的2011社店合作峰会上,该社社长殷忠民如此形象地比喻了社店合作关系。

社店关系话题虽不新鲜,,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社店关系还是被赋予了许多新含义,这也是该会吸引了全国20多家省级新华书店老总的目光所在。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充分细致地分析了当前情况,既有对当前行业所遇到的困境得到解决的期盼,也有对未来行业发展的规范和创新提出了希望。

优势互补互助产生共赢

一方拥有出版资源优势,另一方拥有地域和渠道优势。双方优势互补互助便可产生显著成果。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裁童健认为,人教社始终坚持同地方出版单位携手并肩、合作共赢的原则,极大地支持和促进了地方出版业发展壮大。双方的合作既发挥了人教社课程教材的科研和出版资源优势,又发挥了地方出版集团、发行集团的地域和渠道优势,合作成果有目共睹。童健说,集团历来高度重视以教材为核心的教育出版工作,新课标教材改革以来,集团所属出版社与人教社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所属出版社为满足浙江本地教学需要,利用本地的教学优势和师资力量,因地制宜地编写出版了一些经人教社授权的人教版教材配套教辅,为浙江的中小学教育事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童健表示,“十二五”期间,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将进一步加深与人教社合作,在第一时间内响应人教社教辅改革工作,更好地发挥地方出版和发行的主渠道作用,共同承担起社会责任,共同提升出版物品质,共同规范出版物市场,引导消费、服务教育,为更好地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建设一个合法、有序、健康发展的教育出版发行市场努力。

对此,殷忠民表示赞同。在殷忠民看来,社店合作共同面临的形势,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即来之不易、来势凶猛和来日方长。殷忠民认为,人教社61年来之所以能取得辉煌业绩,包含着人教社、新华书店几代人的辛勤努力。

业界人士认为,当前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市场格局已经改变。原来的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是统编,是绝对的主流,可谓是一条大河。原来的新华书店是图书发行的绝对主渠道,可谓是一条大道。但在今天却是大河分流,渠道密布,这是改革的成果,是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把社店共同摆在了市场的擂台之上。

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与风险并存、挑战与考验并存态势,殷忠民认为,人教社和新华书店想发挥主流和主渠道作用,只有积极应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殷忠民的观点是,主流和主渠道的关系,就像大江大河一样,渠道里流淌的如果不是主流,那就不是主渠道,主流如果不在主渠道里流淌也成为不了主流。渠道的多元化,产品形式的多元化,都为社店合作和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殷忠民表示,人教社将继续紧密依靠新华书店、创新合作模式,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在编写出版更多优势主流教材和教育类图书的同时,继续完善教辅资源结构,丰富配套品种,加强立体化的销售网络建设,提高售后服务水平,不断地超越自我,做好主流产品。

教辅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目前,教辅出版发行市场的散滥现象,。据有关信息显示,今年4月,,要着力研究解决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问题。7月,,今年年内彻底把这个问题解决掉,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交代。8月17日,,、印刷复制和发行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检查,根据检查和整改情况,、暗访形式,对检查和整改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督查。据悉,。

记者在会上注意到,,是社店双方最为关注的热点。对此,,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与会代表关注的问题有五点:一是呼吁《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早日出台。二是提高教辅出版发行企业的准入门槛。三是呼吁国家考虑绿色印刷的成本问题,让企业看到发展的空间。四是呼吁对优质教辅谨慎限价。五是呼吁多部门合力治理。

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董事长肖陵建议,首先在机构上剥离教材教辅,成立专门的采购公司,统一管理、采购和发行。其次,教辅发行能否走教材发行之路,将优质教辅发到学生手中。

以《规范教辅出版发行,创新社店合作模式》为题,浙江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忠义认为应正确处理好六种关系。其一,要正确处理新政策环境和客观现实的关系。其二,要正确处理好著作权和使用权的关系。其三,要正确处理好教辅质和量的关系。其四,要正确处理好出版和发行的合作关系。其五,。其六,要正确处理好规范运行和创新服务的关系。王忠义说,国家有关部门的一系列治理、规范教辅市场措施,对国有新华书店企业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作为发行环节,一手是产品,一手是市场,既不能主导产品生产,又不能控制市场的需求。从教学需求来说,中国应试教育的存在,教辅市场也将客观存在。关键是我们如何把握市场需求和产品选择,在新政策环境下最大可能地争取我们的市场份额,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效益。

2010年年底,,此举在业界引起“蝴蝶效应”。这一效应同样延伸到本次会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