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进超市 覆盖80%以上的大中城市

发布时间:2019-08-23 16:56:15


分享到:更多

  人民网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张贺)以后买书不一定非要去实体书店或网络书店了,也许在家门口的超市或便利店,就可方便地买到最新的书报刊。记者今天从在京召开的“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发行连锁便民文化工程建设”座谈会上获悉,发行连锁便民文化工程正式启动,项目承办方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计划5年建立10000家出版物销售点,把“书店开进超市”。

  新渠道

  3年辟3000家商超图书专区,连锁经营降成本

  据新华文轩董事长龚次敏介绍,发行连锁便民文化工程的销售网络主要由商超渠道、便利店渠道、校园周边店渠道、药店及医院渠道四大渠道组成。采用连锁经营的组织方式,依托于超市、百货商场等商业系统,人口集中度高的社区便利店系统,校园周边的文化店、便利店,药品零售体系及医院系统,以设立文化产品专区、专柜、专架的经营形式,提供各种书报刊、音像、动漫产品等文化产品。项目计划3年内在全国重点建成3000家商超图书经营专区,5年内服务网点数达到10000家,覆盖全国80%以上的大中城市,同时建立覆盖全国各大省区四大渠道网点的文化产品物流配送专业系统,为新型主渠道提供高效、快捷的物流配送服务。

  为了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新华文轩商业连锁(北京)有限公司”。目前,“新华文轩商业连锁(北京)有限公司”已筹建完毕,管理体系及业务架构已搭建完成,建成了覆盖全国24个省区及直辖市的便民文化服务网点的基础物流等配套设施,并已完成进入全国商超系统600多家门店的准备。

,我国的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约占商品价格的20%,而发达国家一般只占8%至9%。调查,我国图书的发行成本约占书价的24%。连锁经营可以通过集中采购、集中配送等方式降低物流成本。“文化需求始终存在,还在不断增强,但文化便民设施还很缺乏,书店开进超市有利于满足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阎晓宏说。

  新需求

  文化消费需求转向便利化,书城等业态显陈旧

  实际上,以超市书店为代表的文化消费便利化是国际趋势。以美国为例,美国超市书店销售量占图书总销量的比例为45%,英国商超渠道图书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比例为20%,而中国只有2%。

  从国内来看,我国文化消费市场已开始转型,网络化、便利化正在成为消费潮流。“新华文轩适应文化消费发展趋势,加快进行文化便利店的业态布局是必然选择。”龚次敏说,到2016年,新华文轩将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文化便民连锁网络,从而实现新华书店传统渠道的战略转型。

  受各种因素影响,近年来,实体书店的经营状况普遍不好。“但这并不是说,书店这种业态失去生命了,而是我们的大书城、独立书店等业态过于陈旧,不能适应读者的阅读需求了。”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新华书店协会会长王俊国说,去年全国出版物发行网点有17万家,比上一年增加了约5%,总购进出版物173亿册,比上年增长6.4%,总销售金额约1715亿元,比上一年增加了10.92%。“我们应该改变大书城、大卖场、全品种的传统模式,更好地适应读者个性化的需求。”王俊国说。

  新难题

  商超普遍要求大折扣,高品质图书难进场

  目前在我国经营的大型商业连锁超市如物美、家乐福、沃尔玛等都在自己的一些超市里设有图书音像制品专区或专架。但销售份额在超市整体销售额中的比例都不大。

  据物美集团北京超市事业部副总经理种晓兵介绍,在物美150家大店里有80家设有图书销售专区,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左右,只占全部商品销售额的0.3%至0.5%,而且增速也低于其他消费品。“就杂志来说,日本、香港等地的便利店是杂志的销售主力,有的便利店的杂志销售额能占到总销售额的40%,平均在20%,而我们的便利店的杂志销售额所占总销售额的比重普遍不到10%,未来增长空间很大。”

  种晓兵认为,有些问题仍在制约商业连锁机构扩大图书销售。一是超市寸土寸金,很难给图书很大的营业面积,而图书正是以种类繁多的品相吸引顾客的;二是管理人员不专业,图书不同于快速消费品,需要懂书的专业人员管理营销;第三是经营图书音像制品的手续复杂,;第四是图书品类优化难度大,大多数超市图书都以生活类为主,而高品质的畅销书很少。由于商超要求的图书折扣幅度往往很大,影响了出版社的供货意愿,客观上制约了超市图书的层次和受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