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网络团购真能为买房人带来实惠吗?

发布时间:2019-08-09 19:10:15


  “网络团购”惊爆“拦腰折”超低价 多个项目聚敛人气只“开花”不“结果”———

  “团购”这一词汇在房产圈近年来屡见不鲜,然而一直被演绎得不温不火,未被纳入主流营销手段的范畴。而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网络团购却在各类团购模式中异军突起,从开发商到买房人均响应积极,成为淡市下开发商聚敛人气、制造热点的有效方式。

  团购在时下真的能为买房带来更多实惠吗?网络团购体现出的更多的是诚意促销还仅仅是个炒作“噱头”?北京青年报《广厦时代》就此话题展开调查

  ●热点追踪●

  网络团购“淡市”中刮起“小旋风” “拦腰折”、“抄底价”触动买房人神经

  年轻白领小陈最近正打算在年底前出手购买自己的首套住房,看过了不少项目,但苦于心仪区域房价仍未见明显松动的他近日却无意中在某网站发现,该网站发起组织的“买房团购”恰好有之前所看好的项目参与其中,而预告中承诺的折扣最低可达6折,“也就是说目前20000元/平方米的房子如果有500人以上参与团购的话,有可能会以12000元/平方米买到。”这么大的优惠力度让小陈有些难以置信,他同时还在该网上看到,报名参加“抄底正规军”可以享受“多重特权”:折扣独家享、一站式服务、信息定制化、免费看房团和丰盛午餐等。充满诱惑力的“召唤”让小陈没有太多犹豫便登记加入“团购”大军。“身边的好几个情况差不多的有购房需求的朋友也都或通过广告或通过朋友介绍加入了进来,大家也都是希望能通过”抱团“买到更便宜的房子。”小陈说。

  像小陈这样被“团购”充满诱惑力的折扣吸引的不在少数,但我们也发现,房产团购热时下再次兴起的同时,也正在发生着一些微妙的变化。某资深从业人士采访中表示,以往北京楼市的团购案例多是消费者自发组织起来去和开发商讨价还价,而眼下的团购活动大都由与开发商联系紧密的网络媒体和营销策划公司组织。“团购”在更广的意义上成为一种开发商以主动的身份出现的,系统的营销活动;成为开发商期盼“救市”的稻草之一。

  ●追溯前因●

  团购模式从“不温不火”到“如火如荼” 买方市场改变开发商“骄傲”心态

  关于最早的团体购房行为,有的研究界人士认为是在八九十年代房地产市场的起步阶段出现的。而媒体间广泛流传的说法认为,“房产团购”一词最初出现在海口。2003年,海口的一些楼盘兴起亲朋好友间“搭伙买房”,用大订单方式使开发商让利于消费者。

  另一个版本是2002年12月底,通过业主论坛组织起来的76户团购枫丹丽舍三期成功,成交金额5000万。网络媒体在自发性团购活动中的桥梁作用就此彰显出来。

  尽管有过一些成功案例,但是在这些年的实际操作中的效果表明,大部分的消费者并没有埋单的意愿。大张旗鼓的团购活动收获的效果并不如想象中理想。而我们可以从团购活动中主动方与被动方的互换看出,目前房地产市场买卖双方心态和地位正在发生着一种微妙的转变。

  “为什么团购形式早已出现,但这么多年来一直不温不火呢?从事多年网络营销,在多个房产网络平台有过丰富工作经历的刘先生为我们细致梳理了网络团购的脉络:团购这种买房形式最早从2003年以后在北京开始零星出现。当时团购的主体多数是外地来的投资客,像由零散的消费者组织起来与开发商洽谈的情况也曾出现过几次,但大多以失败告终。”这么多年楼市持续大火,开发商光接待正常购房者还接待不过来呢,很多项目都是供不应求,就算是炒房客最终能买到房子也算运气了,哪还有买得越多折扣越低的好事啊。所以,要大折扣为目的的团购在今年之前不受开发商待见也很正常,归根结底还是受“买方市场”所决定。

  虽然说,团购对于开发商而言是快速地进行销售,及早地回笼资金的方式;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获得价格上的优惠或者合同上的主动权。看起来是不错的一种“双赢”的状态,且北京的房产团购早已出现,可是开发商在今年之前一直是抱着可有可无、试试也没坏处的心态对待。

  “开发商接纳团购更多的不是为了卖房而是为了造势聚敛人气。在今年之前纯粹通过网络组织起来的团购案例少之又少。”专家表示,近几年房地产市场非常狂热,刚开盘就售罄的情况很普遍。买卖双方在购销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通常是卖方说了算,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而从年初”限购“为主的楼市宏观调控以来北京市场逐渐低迷,成交量锐减。拥有买房资格的买房人更珍惜手中的“权限”,不敢轻易出手,期待更多折扣优惠,而处处受限的开发商面对日益滑坡的销售形势也有些一筹莫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今“网络团购”凭借召集和传播上的优势再次走上前台。

  ●效果测评●

  部分“团购低折”有名无实 买房人感觉被“忽悠“难“买账”

  “在过去,楼盘‘惜售’还来不及呢,一下卖给你那么多后面就没得赚了。开发商谁也不会那么傻,但是现在市场形势不一样了,原本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开发商在很大程度上也只能放低姿态。”某房产网络负责人接受采访时透露,网站刚推出团购活动的时候,有些开发商仍然对市场抱有幻想,不是非常接受这种方式。但是随着市场下行趋势越来越明朗,大多数开发商的态度都发生了转变。

  尽管团购买房模式在时下的确获得买卖双方的更多重视,且“数百人甚至上千人团购某项目获超低折扣”的传闻也不绝于耳,但通过深入探察后,从近期声势较大的几个“以量换价”造势项目来看,实际成交似乎却并不尽如人意,可以说团购活动获得的收效却无法与之前浩大的声势对应,部分网络平台和相应开发商难脱“忽悠”之嫌。

  就在9月初开盘的京东南某项目与网站联合组织的“5折团购”从效果来看,人气确实不低,近200套待售房源仅一个多月时间就召集了超过500名符合购房资格的网民参与,按理说供求比超过1:2.5,可查阅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可清楚看到,开盘半月至今对应的网签不到30套,签约率不足20%。本报采访到一位参加该项目网络团购的买房人时,受访者表示所谓5折购房“绝对是个噱头,大多数人都感觉被忽悠了。开发商真正给出的5折房源只有一套,其它销售房源均只是在原价基础上打了个95折,远未到达大家心理接受预期,这套房源还是通过合作网站“摇号”产生,最终也不清楚“花落谁家”。当时现场挺热闹去的人很多,可一看是这样的情况,实际出手的少之又少。该受访者为我们解释了“排号多选房少”的困惑。据了解,网络团购不排除部分亟待销售的楼盘给出全面的”真折实扣”全面促销,但大多数也让人感觉遇上“注水肉”,开发商从总房源中拿出两三套以此前承诺折扣敷衍了事,大多数房源与零售价格并无太大出入,同时即便就是这两三套“特惠房”,往往也都是楼层、朝向、户型不甚理想、难以销售的”边角料”,这样的“虚晃一枪”自然让满心期待的团购群体难以”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