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网络使商品新闻愈发浮躁

发布时间:2019-08-05 14:28:15


分享到:更多

  新浪传媒讯:据美国《赫芬顿邮报》11月23日报道,近期,本文作者一直在尝试从服务行业,以及从商业角度去审视报纸行业的发展。有一些事情正变得越来越清晰,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而这个现状反过来可能会对报纸业务造成挑战,因为报纸行业对报道内容的深刻见解和人们对报纸的信任依然像以往一样稀缺。的确,在数字时代,对所报道内容持有深刻见解和提供值得信任信息的意义,相较以前得到了大幅提升。

  由肤浅的封面和相关分析新闻稿组成的“商品新闻”,充斥着整个网络。但是,一些出版商只是希望从这些报道中获取盈利;所以,在这些报道中间严重缺乏对问题进行深刻的理解和分析。因此,《金融时报》和《经济学家》摒弃掉这些零成本替代品,选择仍然保留这些必备读物。只有花费巨大开支设立新闻工作室,并聘用那些具备专业知识、拥有巨大新闻资源人脉的老手来工作,才能做出这种深刻并且具有解释性的新闻。如果,一份新闻报纸想在数字时代获得一片生存空间,那么它的新闻工作室就必须具备一定水平,且拥有其他新闻工作室不可能具备的专长技能。

  同时,虽然当下网络能提供的信息量十分充足;但是,在这些信息中间,值得信任的消息还是很稀缺的。所以,对那些在业界举足轻重的新闻报纸来说,他们的核心力量和读者信任度之间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密切。在这样一个充斥着各类相互竞争声音的世界中,“记录的报纸”是一种引人注目的产品。这些报纸不仅仅是一个过滤器,同时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规范。

  灾难的例证:先是时代镜报集团(Times-Mirror Group),然后是论坛报业集团(Tribune Company)妄图使《巴尔的摩太阳报》成为吸金器。

  《巴尔的摩太阳报》就是一个反面典型,在1986年时代镜报集团从阿贝尔家族手中买下了这份报纸的所有权。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时,这个报纸的新主人为了增加报纸的盈利空间,发起了几轮自愿退职活动。,后来加入《巴尔的摩太阳报》的新闻界老手。

  自此,《巴尔的摩太阳报》的新闻工作室开始走下坡路,该报也在美国报纸发行量达到顶峰的这段时期,丧失了创作具有深度新闻的能力。正如西蒙写到的那样:

  在被买断了之后,《巴尔的摩太阳报》失去了它原有大部分的机构记忆、开展专题报道的结构;同时,也失去了它原有对各类机构进行渗透获取资料的能力。从而,它就不再具备看透各类新闻题材的表象,更深入的从引发问题的根源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专题报道和任何对问题进行严肃、系统的调查和审视,都不会因为遭遇“有影响力”的新闻报纸,或者特殊项目而改变自己的立场;也不会因为追逐普利策奖而让自己的立场产生偏移。

  从这样的观点考虑,当一个新闻工作室被剥夺了进行深度报道的能力;它所报道的消息便和网络上大量传播的新闻资源一样,没有了层次和区别,网络传播就这样开始迅速扩展。在1994年后期和1995年中期这段时间内,网络使用者的数量从340万增长到1280万。随着网络使用人数的增长,报纸的发行量开始下降。到2009年时,美国的报纸发行量就从它1995年的6200万,下降到和1958年持平的4680万。

  为了解决这种下滑的趋势所采取的行动,却导致事情却越变越糟。Times-Mirror Group在2000年时被论坛报业集团收购;而在这之后,《巴尔的摩太阳报》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裁员行动。2007年时,房地产商塞缪尔-泽尔(Samuel Zell)获得了这家公司的控制权。泽尔基本上漠视了新闻作为一种公共事务的实质,他指派了一名电台脱口秀主持人来指导公司的改革。泽尔在他旗下《奥兰多哨兵报》的一次采访中,回复了记者的问题,表明了他对高品质新闻的认识和态度。

  泽尔掌管公司的这段任期,以一个非常糟糕的结果画上了句号。泽尔和其他追逐利益的报纸拥有者所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是,与当初没有互联网的时期相比较,业务素质水平高的新闻媒体和具有深度的新闻编辑部在当今时代是更加必不可少的。(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