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机制 激励引导记者改变文风

发布时间:2019-08-25 13:48:15


  □本报记者 袁舒婕

“我们要时常自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命题,对群众常怀感恩,心存敬畏。因为,只有在他们之中,我们才能获取养分、得到灵感,实现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人生价值。”8月17日,《光明日报》在推出系列专栏《走基层》时这样写道。短短一句话,充分展现出这个栏目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据了解,《走基层》每周至少推出3期~5期,形成宣传力度,下设的多个子栏目也各有准确定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此外,光明日报社决定设立“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专项奖励“文风奖”和“编辑奖”,定期评选,形成激励机制,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深入长期开展下去。

,《走基层》下设《来自基层的核心报道》、《百村百乡行》、《媒体在行动》、《心中的牵挂》、《镜头中的劳动者》、《卫生院所见闻》、《村学乡校》、《文化馆站气象》、《社区体验》、《新鲜事》、《回访记》、《不了情》等多个定位清晰准确的子栏目。在每一篇报道中,记者深入村镇社区、家庭住户、卫生院所、乡村学校、文化馆站……与老百姓同吃住、共劳动,把“我”置身于百姓中、嵌入报道里。

宁夏盐池的风沙治理、甘肃银达的群众文化、福建莆田的文化产业……这些来自各地基层的报道,给《光明日报》一版增加了几分生动活泼的色彩。《来自基层的核心报道》是《走基层》在一版的一个主打子栏目,选取的都是有典型性、普遍性的基层报道。其第一篇报道《六访黎明村》,讲述了记者亲眼见证黎明村从风沙蔽日的孤寂小村成为生机勃勃的防沙绿洲的故事。

子栏目《百村百乡行》通过寻访村庄的系列报道,探寻这些村镇在全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新农村建设实践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新气象、新风貌以及遇到的新问题。《金怀波和他的放映队》一文讲述了默默坚守在乡村一线的基层电影放映队的一群人,展现了乡村电影放映的历程。“有一次,放映员李玉杰在朱老庄乡南杨集村放映农村科技片时,突然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观众纷纷散去,只剩下一名观众还在津津有味地看,李玉杰就和这位观众沟通,建议转移到他家去放,于是就把设备安在他家的大门洞里,影像投放在白墙上,为这位唯一的观众放完了整部电影。”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走基层》每个子栏目的定位都非常清晰,针对不同群体进行设计。比如,《卫生院所见闻》是采访基层地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所的工作人员,报道医疗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村学乡校》关注乡村中小学校师生的现状,报道他们境遇的改变;《镜头中的劳动者》是一个摄影栏目,重点捕捉广大基层群众鲜活、生动、感人的生活和生产场景,及其所在地区的新风貌、新变化;针对媒体的子栏目《媒体在行动》,围绕媒体针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所展开的各项行动,为媒体提供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交流平台;《不了情》邀请老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媒体和青年编辑、记者提出建议,以助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更好地开展。、高级记者冯健在这个栏目中提醒青年编辑、记者:“了解了群众的冷暖、甘苦,思想上有了感受,感情上有所体察,行文走笔自然就深刻、生动、感人了。”

“不把自己当外人,要把劲头使在村里。”当人们记挂着当初去当“村官”的大学生时,记者带回了被称为“拼命丫头”的村官赵菊的心里话,也让大家放了心。这是子栏目《心中的牵挂》的一个特点,该栏目定位为通过追踪报道联系点或其他基层单位人民群众的生活,突出“结对子”帮扶的过程和成果。

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过程中,参与“走基层”报道的记者们也收获颇丰。“每次下基层采访我都感觉很愉快,老记者说,新闻要靠脚板走出来,确实是这样。不到现场,不见到那个人、看到他的生活、听到他说的话,写出的东西必定是干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