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都》再版:知识分子能否再续喧哗

发布时间:2019-08-13 14:44:15


  这几天,有关《废都》再版的消息和评论,已渐成喧哗之势。这个消息,虽不及16年前《废都》发表时那样震撼人心。但是,一部纯文学作品的再版,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度,确也说明《废都》这本出版后“戛然而止”的小说有其内在的文化与社会层面的意蕴。诚如著名评论家谢有顺所说,《废都》再版,肯定是一件文化大事。因为,这本书当年影响太大,争议也大。

  那么,《废都》再版,其影响和争议可与当年同日而语吗?换个问法,现在,这部小说所表达的意象和意蕴,还能被评论家和普通读者反复咀嚼,展开严肃的争论吗?众所周知,当年对于本书的争论,关键点在于本书的“性描写”和知识分子形象。性和知识分子黏在一起,给了读者无尽想象的空间和沉吟的深度。在这里,有些人看到了性,有些人看到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有人看到了社会的灰暗。

  但是,不必讳言,时过境迁,16年后,再来看这些意象和意蕴,它对读者期待视野的冲击,已经远不如当年。当下,许多文学作品的性描写与《废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废都》对于知识分子形象的刻画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探求,亦已无法担当探求知识分子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急先锋。这部小说在当年具有的冲击性已经消解;当年具有的预见性,现在的现实已不同程度地应验。

  因此,与老版相比,内容没有删节,字数和页数基本一致,只是将“□□□□”换成“……”的情况下,《废都》再版,文本本身带给我们的意义并不大。原因很简单,评判一部作品的标准,应该看它是否创造了新的审美图景和思想图景。另外,上千万册的盗版以及这些年文学批评界对于此书从未停歇的讨论,说明当年官方的“禁”与现在的“开禁”,区别并不大。从这个角度探究,意义也很寥寥。

  笔者倒是以为,《废都》再版,其实给了我们一个参照和契机,让我们有理由将之作为一个公共话题,讨论当下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与当下社会的精神流变。也就是说,我们有必要从价值立场澄清和精神资源汲取的层面上,完成对《废都》的“二次创作”,从而把其真正当成我们文学史的一部分、精神史的一部分。要知道,任何一部引起社会共鸣的文学作品,都是这个时代和民族的精神坐标。

  那么,揆诸眼下,某些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广场意识与庄之蝶相比,有什么同与不同的地方呢?是过之还是不及?其实,社会对于当下知识分子群体的评价与期待是一降再降。毋宁说,“知识分子死了”的判断,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有所体会。1993年,也被某些论者定义为作家乃至知识分子“世纪末最后的喧哗”。此后,知识分子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也只是其退守书斋的哀怨。

  因此,在我看来,《废都》再版,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应该启发知识分子对于当下自己面临的精神困境进行反思,应该启发每个人在当下思想大潮裹挟下怎样生存。一切反思都应以生存为起点,也应该以生存为落脚点。如果知识分子不拿庄之碟与自己比较,如果大众不拿书中那些小人物与自己进行比较,从比较中探求生存的价值和意义,那么,《废都》再版,难免沦为出版商的狂欢和大众对决无聊的自我娱乐。 (孙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