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终结的情形有哪些呢

发布时间:2019-08-16 22:39:15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行政机关有执行终结的情况,我们要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执行终结的情形有哪些呢?执行终结的效率是怎样的?接下来和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下面这篇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解决目前的问题。

  一、执行终结的情形有哪些呢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及最高院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执行终结有以下几种情形:

  1、申请执行人撤销申请

  执行程序的启动大部分由于当事人提出申请。如果申请执行人自行撤销申请,放弃了要求执行的权利,按照“不告不理”的民事诉讼原则和意思自治的私法精神,应该尊重申请执行人的选择,裁定案件的终结执行。

  2、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

  执行应当有明确的执行依据,当执行所依据的生效法律文书确有错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后被予以撤销,执行也就失去了基础。

  3、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

  有义务就要有承担义务的主体,当义务承担主体消亡,而这种义务又没有继承主体时,义务便归于消灭。执行工作中被执行人一般都是义务的承担者,当他死亡,其又无财产可供执行,也没有义务继承主体出现,权利人的权利已经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裁定案件终结执行是唯一的选择。

  4、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

  这类案件的“权利人”就是有权享受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的人。这种权利与特定的身份不可分割,只能由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被赡养人、被扶养人、被抚养人所享受,而不能转让或继承。因此,这种权利是随着权利人死亡而灭失的。所以,如果这类案件权利人死亡,应该终结执行程序

  5、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

  这是终结执行的“情理性”立法规定,但必须满足几个要件:

  (1)被执行人必须是公民;

  (2)执行内容只能是借款;

  (3)不能再执行的原因只能是生活困难无力偿还、无收入来源又尚失劳动能力。

  三个原因必须同时具备。强制执行不是将被执行人逼上绝路,所以这种情况下处于人道主义考虑,只能终结执行。

  6、

  这是一个弹性条款,,参考立法精神而决定是否终结执行。

  二、执行终结的效力

  《民事诉讼法》条258条规定:中止和终结执行的裁定,送达当事人后立即生效。因此,当事人不存在上诉的问题。另外,在执行过程中如果有协助执行人的,终结的裁定也应对其送达。执行终结的效力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程序上的效力。执行终结的裁定一经生效,执行程序就宣告结束,以后也不再恢复。

  (二)实体上的效力。执行终结后,,也不以执行程序保证权利人实现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否认或推翻了法律文书对权利人所应享有的权利的确认,只是法律不再对其实施保障而已。

  通过小编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执行终结的情形有哪些呢?它包括申请执行人撤销申请,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等情况。了解了相关的法律规定,我们才能够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遵纪守法,是一切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