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首次颁发蜡染作品版权登记证书

发布时间:2019-08-26 17:10:15


  贵州日报讯6月12日,省版权局有关人士特地来到安顺市,向我国十大民间艺人洪福远的8个作品颁发《版权登记证书》,这是我省首次向蜡染作品发放《版权登记证书》。洪先生兴奋地告诉记者,这说明我们政府重视民族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也让众多蜡染民间艺人看到了振兴行业的希望。

  “安顺蜡染的版权保护已经到了一个威胁其生存的地步。”安顺总商会副会长张桂英毫不讳言:“安顺蜡染总体规模是两三百家,但是正常生产的就只有几十家,有设计能力的不到10家,确实存在恶性竞争,市场混乱的现象。”对这些感受最深的要数安顺蜡染艺人。身为安顺市蜡染协会副会长、蜡染艺术馆——愚山居主人王翀先生当即向记者展示了一个涉嫌被剽窃的作品,“我们花了10多天搞出来的作品,人家照张相后,就能成批生产。看到这样的情况既痛心又无奈。大家可以到我们的‘蜡染一条街’去看看,雷同的蜡染商品比比皆是,这让我们的工艺品价值一步步沦落,有些人甚至捆成一匝,论斤卖!”

  民间艺人们认为,安顺生产厂家有好几十个,而有设计能力的不到10家,其他厂家靠什么生产不言自明。当艺品“变”成了普通商品,直接打击的是民间艺人的创作激情,其后果则是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起着极其恶劣的影响。

  蜡染作品被剽窃的事件屡屡发生,而蜡染艺人们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还要从洪福远先生10多年前的蜡染版权官司说起。早在1993年,洪福远就拿起了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作品版权,但是官司反复拖了好几年,终究还是不了了之。洪先生说:“那几年为官司耗费了太大的精力,可惜没有结果。只能说,当时我们的条件还不成熟,我们的法律、法规还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

  虽然只是一个官司,却对整个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安顺蜡染协会的民间艺人们纷纷表示,洪先生官司的不了了之,让大家觉得为了版权打官司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心态:寄望于自己的作品不要被剽窃,即使剽窃了也只能隐忍不言。这样的心态是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盗版的嚣张,也严重挫伤了蜡染艺人们的创作激情。洪先生说:“其实,我们安顺还有不少工艺美术方面的人才,但是大家都打退堂鼓了,不愿意从事蜡染创作。”

  失望从洪先生开始,希望也自洪先生开始。在发生版权纠纷的情况下,版权登记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法律证据,保护著作者的权益。在颁发《版权登记证书》现场,省版权局机关党委书记陈锦民慎重宣布:“蜡染艺术作品受版权保护!并希望各级版权管理部门,转变管理方式,服务产业发展,加强市场监管和对侵权盗版的打击力度。”这样的表态极大地鼓励了在场的蜡染民间艺人,许多人立即围着版权局的工作人员咨询版权登记、版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当即便有人表示要将自己的最新作品进行版权登记。洪先生也兴奋地表示,“如果蜡染作品能够得到有力的版权保护,相信我们这个行业能够很快的发展壮大。”

  贵州是多民族省份,民族民间工艺丰富而精美。省版权局版权处副调研员姚云贵表示:“我们这次上门为洪先生颁发《版权登记证书》,就是要向社会告知,民间艺术受版权保护。不光是蜡染,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对苗绣等民间工艺品的版权保护力度。”

洪福远说,这个名为《中华脸谱系列》的蜡染作品获得过“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市场上出现的盗版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