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平台价值凸显中移动一本书最高赚1200万

发布时间:2019-08-18 08:20:15


“现在中移动的平台上,最高的一本书已经获得了1200万的收入。”3月31日,中国移动(微博)手机阅读基地总经理戴和忠告诉记者,该基地商用不到一年,目前内容合作方超过100家,现在平台一个月的信息费收入超过了1亿元。

正当百度文库因涉嫌盗版而被作家、出版界群起而攻时,关于数字出版趋势和模式的讨论,亦四散开来。正如数码相机的出现让胶片逐渐没落,MP3的普及让音乐CD销量大不如前。电子化阅读也是大势所趋。

除了中移动的手机阅读基地,盛大文学的“云中书城”也聚集了大量的网络文学、出版社、报刊杂志的资源。

作为出版人,路金波早已在心里认可了这一方向。“数字出版是完全可能的。”路金波表示,他已经与中移动阅读基地在手机上进行了尝试,“未来在PC和阅读器上将是更大的市场,但前提是互联网版权得到真正的保护”。

事实上,在近期百度文库引起作家们巨大的反对声之前,中国移动阅读基地和盛大文学都在提供正版化的数字阅读方面进行了数年探索,并建立了自己的一套生态体系。

不过,面对数字化的浪潮,仍然有一些传统出版社在担心,现在支持数字出版是不是“养虎为患”?他们认为互联网化数字化会压缩中间渠道,打破传统出版社的模式,进而侵蚀他们的利润。

盛大文学CEO侯小强(微博)认为,数字出版只是让原有的体系变薄了,但是传统出版社在对内容的挖掘加工,以及对版权的运作上仍然有其优势,互联网是为他们开辟了一个新的盈利渠道。

出版社的忧虑

“万一影响我实体书的销售怎么办?”这是戴和忠在过去与传统出版合作过程中被问及最多的问题。

虽然现在这样的疑问逐渐少了,但是出版社们的担忧仍然存在。“其实出版商们的心态近两年经历了很大的转变。”戴和忠告诉记者,在2009年的时候,最多的声音还是质疑,到2010年上半年,多数开始观望乃至配合。

2009年5月,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刚刚开始组织化运作。经过一年时间准备,2010年5月,中移动宣布自己的手机阅读业务正式商用。

戴和忠说,正式商用之后,就有一些内容方开始配合。移动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宣传,让更多的出版社知道了在手机上也能获得收入。“去年6月,月访问用户超过2000万时,一些内容方开始主动发力,现在随着用户和收入的规模发展,更多的出版社想积极参与了。”戴和忠说。

记者从中国移动和盛大文学了解到,目前合作出版社的数量基本在100家左右,以民营居多。路金波就属于参与合作的出版人之一,他告诉记者,“数字出版超越纸张是看得见的趋势,预计10年之内纸质出版会变成一两成的比例。”

据记者了解,其实大部分内容短期在数字渠道是赚不到钱的,但正是对未来的紧迫感让众多民营出版社开始进行探索。

侯小强认为,现在传统出版社还是存在三种情绪:民营出版社虽然看到了趋势,但只有一部分愿意拥抱变化;还有一部分是认为这是在加速自己的消亡;一些国营出版社则认为数字出版还是离自己太远了,并不是眼前需要考虑的事。

有业内人士认为,一些出版社担心利益受损或者拒绝数字发行的根本原因是他们不能提供核心价值,“仅仅是因为能提供书号,靠政策壁垒活着”。

对于出版社的转型担忧,戴和忠和侯小强都认为,即使在数字出版时代,出版社也不会消亡,对于书籍的挑选、内容的编辑和版权的运作会显得更加重要。

“其实云中书城主要也是和拥有版权的公司合作,直接作者合作的很少。”侯小强说。

路金波也表示,未来考验的是出版社真正的能力,“比如对书籍的挑选、分类、编辑、策划、推广能力。一本小说好不好、能不能畅销,除了作者的因素之外,出版社的作用也很关键。最近火热的《藏地密码》就是很好的例子”。

正版平台的价值

对于数字出版面临的问题,戴和忠认为,“现在并不缺乏技术和内容,而是需要一个开放且规模化的平台,让参与各方都能赢利。”

“以前内容是内容,用户是用户,转不起来。”戴和忠表示,而要让平台做大,就必须让用户和内容互动起来。寻找内容合作,需要用户资源;而用户来了,也需要内容留住他们,并在此过程中,用便利的支付手段,形成规模收益。

对此,中移动的做法是,依托5亿多用户的庞大资源,通过免流量费等手段转化阅读用户。在用户来了之后,通过补贴等手段寻找更多的内容方来提供正版的书籍。

据记者了解,为了消除出版社对影响实体书销量的担心,中国移动阅读基地专门对内容合作方提出了“保底+分成”的模式。双方预估实体书销量以及数字发行可能带来的收入,由此计算出一定的比例,然后补贴这部分钱作为出版社的保底。

戴和忠表示,商用之后随着规模越来越大,许多的图书进来之后获得了赢利,然后带动更多的出版商进来,进而通过这样的平台盘活了整个产业链。戴和忠介绍说,移动阅读平台上最畅销一本书的收入达到了1200万元。目前,给一些内容合作伙伴的收入已经超过中国移动自身获得收入的2倍。

与移动不同,盛大文学的“云中书城”想打造的是一个对上下游都开放的平台。事实上,盛大文学也是移动阅读基地的内容提供方之一。

侯小强告诉记者,对于上游内容提供方,盛大云中书城提供的是“店中店”接入模式,其他手握内容的出版社与盛大旗下的起点中文网一样,是作为一家提供内容的商店,由店家自主拥有品牌、自主定价。其对下游也是完全开放,既有互联网,也有中移动阅读基地,还有电子书阅读器厂商。“平台在Android手机上也已经有了,iPad和iPhone马上会上线。”侯小强说。

路金波认为,一个良性的平台是出版社所看重的,“未来无论是中移动、盛大、苹果还是新浪,都可以成为数字出版的平台”。

“现在手机平台上已经被证明可以赚到钱了,未来在PC和阅读器上将是更大的市场。”路金波告诉记者,他们在移动的平台上推出了100多本书已经获得了60万元的收入,虽然平均下来收入不算高,但证明了模式是可行的。

“版权路径必须清晰”

电子阅读的市场需求很大,付费渠道也很成熟,平台也有了,为何数字出版还是难以为多数的作家和出版社带来收益呢?路金波认为,前提是版权得到真正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