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应成为中小型出版社发展的主旋律

发布时间:2019-08-20 14:53:15


,中国出版业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一些体制改革先行的大型出版集团正通过兼并、重组、并购,甚至是资本运营进行业内或业外的整合、重构,可谓是风生水起,如火如荼。而广大中小型出版社在逐步完成体制改革之后,也将成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这些新型的、实力还比较薄弱的市场经济主体如何在波澜壮阔的出版产业改革大潮中迅速发展壮大?是复制出版集团通过兼并重组做强做大的模式,还是另辟路径,通过战略合作奏响发展壮大的主旋律?答案显然是后者。

相比较大型出版集团而言,中小型出版社不论是其自身实力,还是其拥有的资源,都极为有限。而要实现快速发展,除了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内涵式发展战略以外,还要积极挖掘和拓展外部资源,或搭建新的发展平台,通过链接新的领域的相关资源,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或借风扬帆,利用相关部门或领域的优势,延伸自己的发展空间,乘势而进。

中小型出版社的合作虽然不是上演现代企业兼并、重组、并构的大戏,但是,其合作的舞台却是丰富多彩的。目前,很多出版社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创造了不少富有成效的形式,据笔者了解,主要有这么几种:

(1)社社合作。即两家以上出版社之间进行的合作。这种合作的领域很广泛,形式很丰富,既包括选题开发、市场拓展、营销宣传、人才培训等有关出版的各个方面的合作,也包括两家以上出版社共同开发选题,出版同一部书或一套丛书,还有各种专业出版社(如师范大学社、科技社、美术社)成立发行联合体等。社与社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既有松散型的合作,又有紧密型的联合,统一规划、统一运作的同时,又各自分工、各尽其优势,特别是在联合某一领域的众多作者、联手开发某一重大选题、共同开展市场推广方面具有巨大优势,鸿篇巨制《中华大典》和《大中华文库》的成功编辑、出版、发行就是有赖于这种合作机制。

(2)社室合作。这种新型的合作形式如果说早些年在国内出版界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话,那么,在《指导意见》出台之后则可谓是大张旗鼓、风起云涌了。国有出版社与民营工作室(公司)之间,或以项目为纽带进行松散式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或以资本甚至资本+项目+人才为纽带进行捆绑式合作,既立足眼前,又着眼未来,有的甚至发展成公司制形式,公司的运作独立于合作方以外,但又与合作方形成互补。对国有出版社而言,这种合作形式已经超越了借鸡生蛋的意义,它通过连接或搭建不同的发展平台,为出版社建立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使出版社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实现跨越式发展。

(3)社店合作。即出版单位与发行单位(国有或民营书店)的合作。这是典型的出版产业链上游与下游之间的深度联合,它突破了传统的出版与发行各自为阵、各有所谋的藩篱,克服了上下游之间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的障碍,实现了从选题研发到市场推广全过程的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不仅节省了运作成本,降低了经营风险,而且出版与渠道的联合使出版与市场的对接、整合更加直接而有效,从而进一步理顺了社店关系,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销售网络的运行效率。

(4)社校合作。这种合作形式尤其适用于开发大规模的系列丛书或教材,往往是一家出版社联络若干所院校(政府机构或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共同开发某一系列丛书(教材)或重点图书选题。虽然项目不一定很多,但规模却可以做得很大,即以项目为支点,可以撬起一个规模、效益和影响巨大的宝藏,运作成功,常常有四两拨千金之效。这种合作不仅充分利用了政府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所关联的系统资源优势,便于跟踪、开发国家重点或重大经济建设工程选题和世界最新科技前沿选题,而且还可以对其相关出版资源进行深度和长期开发,锁定一批专业作者队伍,于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极为有利。

(5)社媒(媒体)合作。信息时代,各种媒体的互动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大有可为。出版社作为内容提供商,在全力开发优质、原创内容的同时,更应该挖掘并充分利用内容的潜在价值,或利用自身的技术力量,或通过技术提供商,参与全媒体的竞争,实现赢利模式的多元化。电影《非诚勿扰》的小说版销量本来也就10万~20万册,而在全媒体推广后,“直接效益增加了50%~60%”,再加上中文在线支付的图书版权费用,出版社实现了倍增收益,而这个比预期多一倍的收益,便来自于全媒体信息所覆盖的潜在读者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