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北京市新城市增长点

发布时间:2019-08-22 07:28:15


作为被广泛看好的“朝阳产业”,在北京市政府和市场力量的共同推动下,文化创意产业正构建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并一步步地填补传统工业逐步退出后留下的经济空间。

  政府主导发展方向成为共识

  “用不了多少年,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就会完全发展起来。因为北京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且在教育人才储备上也很有优势,国际化发展程度也越来越高,这都为北京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北京昌平区郑各庄村党总支书记、北京宏福集团董事长黄福水在今年北京“两会”期间发表的观点。在今年北京的“两会”上,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了“两会”代表委员们的热门话题。

  所谓文化创意产业,一般是指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包括广告、设计、电视广播、数码娱乐、电影与录像、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及计算机服务、艺术品和古董及文物等行业。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英国,创意产业年增长率是其他产业的三倍,每年提供就业岗位115万个,占总就业人数的4.1%。2003年,以就业和产出衡量,伦敦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金融业。美国的电影产业更是成为仅次于军火的第二大出口商品。

  传统工业正逐步退出的北京,也同样瞄准了文化创意产业,希望能借助其充足的产业活力和发展潜力,来填补传统工业退出后留下的经济空白。为此,在北京政府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北京未来的工作重点。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目标是把北京建成文艺演出、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动漫和互联网游戏、文化会展和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60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8.8%,营业总收入超过2600亿元,上缴税金116亿元。预计到201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将达10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将提升到10%,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产业基地文化创意的主力

  在北京的北二环的雍和宫东部,一座很有特点的大厦刚刚建成,整个大厦采用玻璃幕墙加仿青铜缕纹装饰,黝黑的楼身在阳光下透出一种古朴的深刻,从北面看,整个楼体恰好是一个大写的字母“G”。

  这就是歌华创意大厦,中关村雍和园的旗舰项目,东城区创意产业园的核心示范工程,也是北京歌华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所在地,字母G正是“歌华”的首字母。

,北京晨拓集团总裁廖理纯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是要带动经济,而且也要弘扬我们的文化,这少不了政府在这方面的支持,形成一个集聚区。

  2006年底,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为北京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聚集区颁发了认定证书,中关村雍和园正是其中之一。北京市政府认定创意产业聚集区,一方面是为了规范创意聚集区建设和发展的标准;另一方面,北京市政府还特别为文化创意产业设立了专项资金,前三年预计投入五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聚集区的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北京歌华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是中关村雍和园的核心之一,作为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由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牵头,按照企业化运作方式推动的重点企业,歌华创意定位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平台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示范性总部基地。歌华大厦董事长李海滨希望,“歌华创意”能形成“企业主动参与、引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实践中形成一套具有先导性的有效运作模式”的鲜明特色。

  据李海滨介绍,目前已经有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品牌和企业签约“歌华创意”,并将陆续进驻,其中包括美国现场国度娱乐集团、美国票务大师公司、日本世嘉游戏株式会社、法国德高广告公司、荷兰舞台娱乐集团等。并且,这些企业的进入并不是常见的“招商模式”,而是同歌华创意形成了或紧密或宽松的各种业务合作。

  李海滨举例说,日本第二大游戏厂商世嘉公司,在游戏软件开发领域极具实力,歌华创意同世嘉的合作,正在共同出资组建一家游戏软件研发中心,地点设在歌华大厦内,利用世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歌华创意丰富的本土资源相结合,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创意产业。

  创意人才优势与瓶颈共存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周华斌认为,把基础设施搞一个集聚区,就是搭建平台,为民间和各个企业或者有创新的人才搭建平台,只是北京政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第一步,此外,还需要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并需要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

  专家认为,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我国创意产业总规模还不大,发展也不平衡,创意产业在布局、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根本上说,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是创意人才的匮乏,培养大批创意人才是推动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

  据了解,今年1月,北京市人事局发布了《关于加强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明确地把“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作为“大力培养的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急需人才”,并提供了一系列便利条件,引进此类人才。

、原航空航天工业部621所高级工程师高扬领衔联名提出议案,鉴于北京文化创意人才缺乏会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北京应建设北京市文化创意人才培训基地,大力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目前,国外许多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城市,如纽约、伦敦等城市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人员占全市工作人员的10%以上,而北京则小于0.1%,比例相差悬殊。

  高扬认为,文化创意人才的缺乏阻碍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他表示,北京市具有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优势,特别是海淀区优势更为明显。因此,建议在海淀建设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培训基地,可以叫北京创意产业学院。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