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版权如何落实

发布时间:2019-08-24 11:58:15


  核心提示:小编获悉,近日,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和人民出版社、中央党校中国干部学习网、国家图书馆等,在京召开“公共文化建设与数字资源版权保护座谈会”。在数字出版日益兴盛的当下,以公共文化建设为目的的数字版权,却让出版机构进退两难。

  国家图书馆早在1998年开始做数字数据,2000年初开始大范围进行古籍善本、图书的扫描和数字化转换,2011年启动数字图书馆的推广工程。国图数字资源部副主任吕淑萍说:“数字图书馆建设那么多年,最大的困难是版权,这个瓶颈一直无法突破。”

  国图已经启动的两个数字化项目,古籍和民国文献的保护计划,后者的版权状况尤其复杂。国图也尝试多种获得版权授权的途径,包括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出版商、版权代理机构等,并且向全国征寻无偿授权。

  党政类图书的数字版权是座谈会讨论的重点之一。人民出版社党委副书记沈水荣说:“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党政类图书有100多万种,目前容易买到的只有千分之一,剩下的有不少被一车车拉回去打成了纸浆。”如果著作权得到许可,这些书完全可以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深加工,用知识点阅读、互动式阅读等新的阅读方式,提高使用效率。

  “建立‘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是最可行的方法之一,可以在包括党政类图书在内的公共文化领域进行试点。因为这类书大多不是畅销书,有的已经不在市场上流通,数字化不会对其销售造成影响。”沈水荣说。

  中央党校数字图书馆从今年5月起投入使用。谈及版权问题,馆长陈高桐认为有两种解决途径:“一种由作者自己选择用什么方式出版,文字还是数字;另一种是由相关部门建立一个统一定价机制。”定价的参考对象,一是民营电子书市场上的平均价格,二是纸质书重印稿酬。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作为一个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在座谈会上与人民出版社、中央党校签署了数字版权框架合作协议。文著协目前有7000多名会员,以作家为主体,还包括专家学者,此外还与6万多名非会员作者保持联系。如何在著作权所有人和数字出版机构之间搭建桥梁,解决授权和定价两个关键问题,文著协总干事张洪波说:“针对会员,我们有权利谈价格;对于著作权归属不清的,我们积极寻找甄别;对于潜在的版权纠纷,我们负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