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傲霜:科技成果转化“北京模式”的探索实践

发布时间:2019-08-06 14:25:15


百度新闻搜索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更好地实现科技成果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在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两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市科委积极落实,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结合起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标,在实践中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首都特色的“北京模式”。

  一、对科技成果转化重要性的认识

  科技成果转化,强调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应用、产业化生产和社会化普及,,是北京市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经验,是整合利用首都科技资源、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完善自主创新体制的重要举措。

  科技成果转化是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物质条件、市场等要素资源的组合与配置过程,提供了对接首都科技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途径,有利于加强对首都科技资源的充分使用和高效配置,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首都发展的重点产业和关键环节聚集,推动更多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首都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科技成果转化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如果没有科技成果的转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无法实现从科技研发到产业化的“跨越”,也就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

  科技成果转化是深化完善自主创新体制的促进力量。科技成果转化,有助于完善对科技人员和科技成果的评价机制,引导企业提高研发、吸纳科技成果的动力与能力,增强科技研发的意识和投入,根据市场需要提出科研选题,按照需要搜寻科技成果,取得科技成果以后,很快引入企业内部的生产和营销体系,促进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

  二、科技成果转化“北京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探索“北京模式”的基础是深刻认识和把握科技成果转化的规律性特点,充分认识首都资源和产业特点,建设创新服务平台,营造创新发展环境,探索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自主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道路。市科委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一)深化科技合作机制,充分整合利用首都科技资源。

  探索利用首都科技资源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搭建服务平台,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在京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服务工作,以合作促服务,以服务聚资源,共同筛选并推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北京落地转化。

  第一,做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对接服务工作。

  建立了主管市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市联席会议──审核工作小组──对接重大专项牵头部门”三级组织管理体系;在全国省级科技部门首家设立了“重大专项办公室”;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发布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配套管理办法》,突出对在北京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的配套支持。突出投入重点,引导骨干企业参与对接,支持在京牵头单位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和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以及重大技术装备、创新产品进入市场的产业化前期工作。

  按照“三个相结合”的思路,积极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一是与科技成果转化相结合。跳出“重大专项对接 = 地方资金配套”的认识路线和操作模式,筛选并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北京落地转化。二是与增加科技资金投入相结合。促进全市各相关部门配套资金的统筹使用,确定一批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共同支持。三是与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形成全市层面的统筹协调机制,采用股权投资等方式,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协调衔接,探索科技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第二,深化与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合作。

  搭建了一批机制灵活、形式多样、工作高效的联合工作平台,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推动龙芯CPU芯片、纳米材料绿色制版、分布式智能电网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北京落户建设,共同筛选并推动一批“有亮点、有显示度、有市场前景,能体现首都科技风采”的高端项目。二是联合建设中国科学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引导和支持科技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培养和引进创新与创业人才。、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面向社会开放共享。,帮助国有企业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据不完全统计,,企业新增销售收入120亿元;。,其中产业应用类科技项目产生的销售收入54.7亿元,同比增长20.4%,15个国家级科研院所的24个项目入驻怀柔科教产业园。

  第三,。

  2009年,市科委牵头联系促成了市政府与中航工业、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九个国防科技工业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一是联合开展科技研发,在太阳能光伏、薄膜太阳能电池、汽车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生产技术、先进装备制造、微电子关键材料、医疗器械等方面,形成一批核心技术储备和重大科技成果。二是合作共建研发中心、总部基地和科技产业园区。土地资源,建设总部基地和科技产业园区,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和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三是与市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政策、人才等问题。

  第四,推动首都高校科研成果在区县落地。

  按照符合区县功能定位、具有市场应用前景、技术经济可行等标准,对首都高校的科研成果进行了调研梳理,首批遴选出33个科研成果,随后又通过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整理出350项科研成果,引导首都高校与区县和投融资服务机构进行对接,促使首都高校的科技研发优势、区县的空间和政策优势、企业的生产制造优势和投融资服务机构的资本优势相结合。

  通过“市区两级政府重大科技需求”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专项,重点支持区县承接和转化首都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进一步巩固首都高校和区县的对接成果,促进区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种对接活动反过来对高校科研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