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确定未来养活国民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

发布时间:2020-03-30 22:32:15


  中国用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养活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这被公认为了不起的壮举。不过,,未来要保障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粮食安全,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农业科技创新。

  2月1日,,将农业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称“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并表示中国将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

:“重视农业科技过去年年都在讲,。”

,还是近日的高层表态,直到1号文件的公布,。

,“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今后保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他指出,一方面,人口总量将继续增长,城镇化率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将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工业用途不断拓宽,全社会对农产品需求会持续增长、质量安全要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耕地和水资源紧缺、农业生产成本上涨、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问题突出,农业稳定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国际上农业丰歉、石油价格涨跌、投机资本炒作、货币汇率波动等对中国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产生明显影响。

  “我国农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更加依靠科技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新阶段。。新近颁布的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明确了“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在西部的四川省,一个科研团队正在试验一种新型的小麦品种,这个名为“川麦42”的新品种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人工合成种育成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小麦新品种。

  试验项目负责人之一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小麦栽培专家汤永禄博士告诉记者,“川麦42”2010年在该省江油市大堰乡创造了亩产710.7公斤中国西南麦区小麦高产新纪录,2011年创造了四川省千亩大面积小麦平均亩产首次超过500公斤的高产纪录。

  四川是中国的小麦生产和消费大省,但该省小麦生产一直存在着种植面积大但产量低的问题,该省的科研人员从1996年就开始致力于培育高产的小麦新品种。由于其对于增产的突出贡献,“川麦42”于2010年获得了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政府计划在试验成熟后大范围推广这个新品种,助推小麦的稳定增产。

  中国迄今已经实现了连续八年的粮食增产,2011年达到11424亿斤,比2003年增加2810亿斤。专家认为,农业科技的进步与推广应用功不可没。而“川麦42”只是众多农业科技成果中的一项。

  中国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突破900公斤是去年轰动一时的新闻。。,70年代得以大面积推广。由于单产比常规水稻大幅度增加,杂交水稻又被称为“东方魔稻”。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技还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品种繁育和流通等方面进步明显,但这些成绩并不意味中国农业科技已经达到了高水平,对此,长期进行农业研究的学者十分清醒。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农业经济学家郭晓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虽然过去十年农业科技进步明显,成为了促成中国农业八连增的重要原因,但是中国农业科技水平仍然是全面滞后的。

  “农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进步,但现在中国给予农业科技方面的支持仍不够多,这既包括研发,更包括农业技术的推广。”郭晓鸣说。

  他举例说,现在中国农业技术推广面临很大问题,体现为由政府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最后一公里断裂”。这是因为政府部门与农民没有利益关联度,导致提供的技术不是农民最需要的技术,而监督的缺乏又导致了这种“供需矛盾”很难问责。

  郭晓鸣还认为,在国外种业强大的竞争压力下,中国的种子安全也需要进一步得到科技支撑。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依赖进口。

  今年1月中旬,中国国家统计局对外宣布:最新统计显示,大陆地区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在城镇化迅速推进的同时,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猪”已成为绕不过的严峻问题。

  对于这些隐忧,决策者看得十分清楚。,要大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抓好生物技术特别是优良品种培育,抢占农业高技术领域的制高点。

,:明确了发展农业科技的责任;国家将确保加大用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致力于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

,相信农业科技的发展将迎来春天。,预计下一步各种落实文件的政策细则也将陆续出台。(记者 海明威 程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