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民陪审员法解读

发布时间:2019-08-27 20:42:15


  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人民陪审员法。2018最新的人民陪审员法对谁能当以及怎么选拔人民陪审员、人民陪审员审理什么案件以及如何审理和人民陪审员的履职保障都作了详细规定。下面将围绕这几点展开详细的介绍。

  一、谁能当人民陪审员?怎么选人民陪审员?

  (一)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本法将人民陪审员的学历要求规定为“一般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要求为年满28周岁。此处可参照人民陪审员法第五条规定。

  此外,本法还规定了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的禁止性条件。根据本法,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监察委、公检法工作人员以及律师、公证员、仲裁员等不能担任人民陪审员;有受过刑事处罚,被开除公职,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情形的,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此处可参照人民陪审员法第六条、第七条规定。

  (二)怎么选拔人民陪审员?

  本法将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交由司法行政机关牵头负责,建立司法行政机关牵头推荐、人大常委会任命、,这样有助于实现人民陪审员选任和使用主体的分离,建立起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让人民陪审员更好依法履职。此处可参照人民陪审员法第九条、第十条规定。

  二、人民陪审员审理什么案件?人民陪审员如何审理案件?

  (一)人民陪审员审理什么案件?

  本法进一步扩大了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范围,规定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死刑,社会影响重大的刑事案件一审,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七人合议庭进行。同时,本法还在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中增加了“案情复杂,需要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的”情形。此处可参照人民陪审员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

  (二)人民陪审员如何审理案件?

  本法规定了三人合议庭中陪审员与法官“同权”。此外,还规定了七人合议庭中陪审员只对事实认定表决,不参加法律适用的表决。此处可参照人民陪审员法第二十一条、二十二条规定。

  三、后顾之忧如何解?

  补贴保障、人身安全、个人信息……要让人民陪审员安心履职、放心审案,必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在人民陪审员法中明确人民陪审员的履职保障,是人民陪审员与法官同权的一种体现。“除了法律的刚性保障,还要通过运用人民陪审员参审信息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尽量避免陪审工作与本职工作冲突。还要提升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意识,营造‘参审光荣、万众支持’的社会氛围。此处可参照人民陪审员法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条规定。

  以上便是人民陪审员法中的要点解读。人民陪审员法的颁布施行,回答了中国的陪审制度向何处去的命题,有利于发挥人民陪审员的良心判断、情理判断、常识判断在事实认定中的优势,实现与法官专业判断的优势互补。同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更多的群众直接参与审判活动。

(责任编辑:刘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