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家企业41家注册商标海盐出口品牌为啥成“烫手山芋”

发布时间:2020-10-20 18:36:15


  本报讯 在浙江省海盐县,600多家标准紧固件企业生产的螺母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50%,但仅有12件注册商标;虽然拥有自有品牌出口的21家企业在国内外注册了商标,但在出口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用自有商标品牌出口的不到10种……前不久,海盐县工商部门对出口商品企业创牌情况进行的一次调研显示:出口商品附加值低、贴牌加工为主、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已经成为出口企业创牌的“瓶颈”。

  “近年来,海盐县进出口贸易平均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但出口增长方式总体上属于粗放的数量增长型,出口商品附加值低,缺乏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出口商品。,截至去年11月底,海盐县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各类企业202家,而只有41家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外进行了商标注册,如“猛士”、“宇星”、“臣臣”等。在拥有自有品牌出口的企业中,有21家企业在国外进行了商标注册,但在出口过程中,由于国外客户的原因使用自有商标品牌出口的不到10种。

  “在自营进出口企业中,贴牌加工是主要的生产模式,多数企业主认为做外贸主要根据外商要求,如要品牌也是根据外商要求做贴牌加工为主,而做贴牌加工同样能赚钱,导致一些企业创牌意识不强。”一名企业负责人坦言,创一个品牌需要大量投入,花费大量的精力最终也不一定能成功,不如做贴牌加工省事。海盐一名工商人员介绍说,由于受这种意识制约,该县600多家标准紧固件企业外销量占总销售收入的80%,其中螺母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50%,但却只有12件注册商标,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

  “其实,缺乏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档次的产品才是难走品牌之路的真正原因。”有关人士认为,企业技术进步是创造一流品牌的关键,是品牌成长的基础支撑,只有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创造出品牌。据了解,海盐县出口商品如玩具、标准件、服装等种类,低科技含量的产品占了60%,这些产品的生产企业在确定企业发展方向时,并未选择高新技术产业,而是在原有的产品上进行“量”的扩张,或在另一些低档次的产品生产上进行所谓“跨行业”的资本投入。生产设备、生产方式、产品技术含量都在低水平的循环中,在行业内不具有竞争优势,因而无法形成大的产品群,影响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导致创牌之路艰辛。

  产品虽然出口,但品牌却“待字闺中”。有关人士指出,企业忽视品牌现象在当地并不少见。所以,政府应在金融、财政、税收、电力、国外股票上市等各个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为品牌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抓好高新技术产品、特色产品和传统商品的品牌培育工作,集中力量,培育几个在国外有较大影响、具备创国际品牌能力的生产、生活、消费类产品,逐步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战略意识和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只有这样,才能让出口产品企业的品牌唱响国内,走向国际,创造更多的价值,增强国际竞争力。

时间:2007-9-6
作者:商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