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成创新铸就一流品牌

发布时间:2019-10-14 06:43:15


来源:中国企业报
时间:2007年10月16日
记者:唐凝

  在2007年中国名牌的名录上,增添了这样一个名字———“新和成”。从20年前一家废酒精回收的校办工厂走来,如今昂首登上世界第三大维生素生产企业、全国最大饲料添加剂企业宝座,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的传奇是中国新经济下的创业歌。
  新和成拥有10个国家级新产品、30多个省级新产品,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一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和一个省级有机化工技术研究所。已经承担了10个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成功实施了1个国家“863”计划项目。公司年销售超15亿元。一个个生动的数据印证了新和成董事长胡柏藩常说的那句话———“新产品才最具竞争力”。
  “创新”成为了新和成这曲凯歌的主旋律。多年来,在“高科技、高成长、高效益”的企业定位下,新和成始终坚持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质量创新相结合的企业创新发展之路,是“创新”的种子结出了新和成“中国名牌”的硕果。
  1988年,在新合成创立之初,仅依靠10万元借款,生产工艺简单,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规模很小,难以立足市场。然而,新和成首先明确了要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来发展企业的思想观念。1990年下半年,经过市场反复调查,冒着风险,筹集60多万元资金,克服了极大困难和各种压力,成功开发出了第一只国家级新产品乙氧甲叉,当年实现产值1047万元,利润64万元,企业从废酒精回收跨入了医药原料药生产企业,实现了“质”的飞跃。目前,乙氧甲叉产品通过不断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已成为全世界产量最大生产企业,占到国内市场60%份额,而且通过国际竞争,产品进入了德国、日本、印度等国际市场。
  1994年,新和成实行股份合作制,当初总资产只有315万元,加上新集资200万元,共构成515万元,却在股份分配上率先向贡献大的员工倾斜、向科技人员倾斜,最终形成经营者持大股、经营层相对控股、科技人员和优秀员工持股、技术要素奖励参股的股本结构。体制改变增强了经营者责任感、积极性和风险意识。企业产值从1994年5000万元到1997年增长到8个亿,利润从300万元增加到4000万元,资产从515万元扩大到7878万元。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体制改革,明确了责、权、利,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除了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外,我们牢牢树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胡柏藩说。目前,企业已成为一家高科技、高效益、高成长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这几年企业一直没有建办公楼,却在科研开发上平均每年按销售额的3%—6%投入(最高一年达9%)。1991年,新和成通过市场调研,瞄准了国际市场上维生素E这个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的领域。1992年,着手研究开发三甲基氢醌,1994年开发成功,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于1995年实现了工业化大生产,使企业产值从5000万元一跃超过亿元。1996年又开发出了异植物醇,产品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公司产值从2.6亿元上升到6.1亿元,这两只产品的开发成功也实现了我国维生素E从基础原料到工业化一条龙大生产梦想。经过不断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目前新和成已成为国内最大、世界第三大生产维生素E和维生素A类产品的生产企业。
  “创新”的词汇容易撰写,但将它管理好、执行好,让它真正意义上为“品牌”添翼,则需要企业一把手及其管理团队做出艰难的努力。新和成做到了,胡柏藩做到了。2004年5月28日,新和成成为国内中小企业板块第一股在深交所上市。
  创新铸就一流品牌价值。胡柏藩说,“我们要在10年之内努力把企业办成‘化工、医药的专家’、‘营养健康的使者’,实现销售100亿元,将公司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著名的化工医药、生物医药大型跨国集团,将‘新和成·NHU’塑成一个国际驰名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