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峰:高通专利授权模式是其最大的创新

发布时间:2020-06-09 10:11:15


&nbsp今天,几乎所有的企业在谈到企业持续发展的时候都会说到创新二字。然而,话好说,但是如何创新却存在着太多的差距。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谁的想象力更丰富,而且能够把这种想象力变成现实,那他就一定是成功者。

近期,我详细的了解并和许多业内人士交流了高通商业模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通专利授权模式。从近几年和高通的近距离接触以及和数十家同类企业的深入交流,我深刻的体会到,高通作为一家公认的创新型企业,其最大的创新不是它拥有的数万条技术专利,而是它的发展理念和高通的专利授权模式。

&nbsp用高通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兼董事长艾文·马克·雅各布博士(Dr.Irwin Jacobs)话来说:“我们用创新思想缔造了高通公司,并希望在创新道路上有所作为。”20多年来,高通公司为研发投入巨资,创造了数以千计的创新性理念、方法和产品,从而改变了无线通信世界。并且造就了高通今天在移动通信产业的高端地位。

&nbsp尽管业界对高通的说辞越来越多,由专利引发的官司也是层出不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高通的介入让整个移动通信产业充满了更多的活力,充满了更多的市场竞争。其次,高通公司为客户提供集成了高通公司技术的芯片和软件,帮助它们轻松、快速地开发并推出产品。此外,高通公司还利用从众多主要的专利持有人手中获得的交叉许可降低客户的知识产权成本,并将业界的知识产权纠纷降至最低。

&nbsp而最大的好处则是降低了整个通信产业向低端用户地倾斜,才能够让今天更多的人拥有手机。

&nbsp在这之前,我曾到美国高通的总部参观,看到了高通专利墙。哪个时候,我理解的高通是一家真正的技术创新型公司,而且那一个个发光的专利牌就是技术创新的见证。然而,当我们详细回味整个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以及去研究一些其它的技术创新型公司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投入很多资金打研发牌的企业很多,但是对整个产业起到推动作用或者说带动了一大批企业参与发展的企业并不多,更多的是强化了自身在整个产业的地位和发展。

&nbsp举个简单的例子,在2000年前,能够生产手机的企业几乎全部是欧、美企业。掰指头都能数出来,哪个时候的手机价格我想是任何人都知道的。但是到了今天,花两三百元就能买一部手机。一千元左右的手机其功能已经非常的强劲。在今年的GSM大会上,LG甚至推出了不到100美元的3G手机,这在几年前是几乎不可想象的。但是,奇迹就这样诞生了。而高通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

&nbsp说到和诺基亚等企业的官司,我想最好的解释无非就是高通的模式打破了以前少数企业掌控整个移动通信产业的局面。伴随着的是中兴、华为、联想、三星、LG等一批企业的参与,推动了整个移动通信产业的创新和竞争,从而让老百姓享受到了更多的实惠。

&nbsp今天,整个社会都在讨论专利,甚至再说,中国在今后十年都要受制于国外企业的专利。我想,这是一个短时期内无法改变的事实。对于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这都是无法避免的。只有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创新环境,才能够在将来的某一天实施超越。而这也许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nbsp我们现在都在谈大国战略。但是,从我们的企业来讲,能够一年投入2亿美元研发的企业屈指可数。如此少的投入和别人领先数十年的技术相比较,想要超越谈何容易。更何况他们的投入还在连年增加。很多人都说高通专利费收的太多,不合理。甚至说他阻碍的产业的发展。但是,有没有想过,他们付出了多少?

&nbsp我们一直在强调有付出就有回报,我想高通所得到的就是对他付出的回报。

&nbsp之所以说,专利授权模式才是高通最大的创新。是因为,高通很好的把研发技术通过专利授权模式迅速的转化为商业成果,然后迅速的服务于社会。同时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并降低了最终用户的支出成本。

&nbsp这也是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一大障碍。之前总结的产、学、研虽然不乏成功的案例。但是,绝大部分技术专利在向产业转化的过程中都出现很多问题,甚至很多专利都是一纸空文而已。对社会、对产业、对老百姓几乎没有任何价值,而这些专利往往花费了国家数十亿的科研经费。

&nbsp高通的成功不光让我们看到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更让我们看到保护专利的重要性以及去如何保护专利,从而发展产业。

&nbsp尽管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企业可能超越高通,但是,这种模式无疑让业界看到保护专利以及高通专利授权模式的优越性。相信会给很多企业带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