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迅速增长

发布时间:2019-08-08 19:13:15


随着对华贸易和投资的不断扩大,韩国中国专利申请迅速增长,2008年其在华专利申请量在所有国家中排名第四,授权知识产权局2008年度报告)。因此,对这一专利大国在中国公开和授权的发明专利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2008年韩国申请人在中国公开和授权的发明专利为切入点,对主要的申请人及其技术热点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统计数据的深入分析,确定了韩国申请人关注的热门技术领域,解析了主要申请人的对华专利战略。这有助于国内企业全面、客观地认识韩国申请人在各个领域的技术状况和竞争策略,以便于更好地采取应对措施,保护已有的核心技术和创新成果,有的放矢地开展新的技术研发,并在充分借鉴相关专利文献的基础上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本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专利数据库(CNPAT)。该数据库收录了自1985年以来四百多万件中国专利数据,涉及韩国申请人的专利数据为6.955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6.107万件,占申请专利总数的87.8%(截至2009年12月10日),这说明韩国申请人在中国申请专利的质量是很高的。


  韩国在华的发明专利申请集中在少数大型企业手中

  韩国申请人在中国申请并且在2008年公开和授权的发明专利共计1.2843万件,这些数据涉及到1822名申请人(考虑了共同申请人的情况及同一公司不同的书写形式)。图1显示了不同申请量的韩国申请人所占份额。从该图可以看出,专利申请量在101件以上的5个申请人的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比例为74%。专利申请量在21件至100件之间的19个申请人的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比例为6%。专利申请量在6件至20件之间的61个申请人所占的比例为4%。专利申请量在1件至5件之间的1737个申请人所占的比例仅为16%。申请量大于20件的24位韩国申请人(占申请人总数的1.3 %)的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80%,这说明韩国申请人在中国申请的发明专利集中在少数几个申请人手里。

  图2显示了2008年公开和授权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涉及的主要韩国申请人的申请量。申请量排前两位的三星集团和LG集团在所有的申请人中独占鳌头,共申请了8809件专利,占所有申请量的68.6 %。申请量排前十位的申请人中除了非营利性的研究组织“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外,都是韩国的大型企业,这9个大型企业共申请了1.0034万件发明专利,占所有申请量的78 %。可以说,韩国申请人在中国申请的发明专利集中在少数大型企业手中,众多韩国中小型企业在中国只有少量的发明专利申请。

  电子领域是韩国申请人涉及最多的领域

  由于2008年在中国公开和授权的韩国申请人的发明专利集中在少数大型企业手中,因此这些发明专利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也集中在这几个大型企业对华主要投资的电器、通讯、汽车和轮胎等领域。从国际专利分类(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以下简称IPC)的角度统计,韩国申请人在华发明专利主要涉及的技术领域有:H01(电器元件)、H04(电子通讯)、G02(光学)、G11(信息存储)、H05 (其它电技术)、G06(电数字数据处理)、G09 (教育、密码术、显示、广告和印鉴)和G03(摄影术、电影技术、利用了光波以外其他波的类似技术、电记录技术、全息摄影技术)(见表1)。韩国申请人在华发明专利较多的还涉及F24F(空气调节、通风)、D06F(纺织品的洗涤、干燥、熨烫、压平或打折)、B41J(打字机、不用印刷的印刷结构)、F25D(冷柜、冷藏室、冰箱和其他冷却或冷冻装置)和A47L(家庭的洗涤或清扫、吸尘器)等技术。这13项技术都和消费电子领域相关,与这些技术相关的发明专利占发明专利总数的76%,所以说韩国申请人在华发明专利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

  排前10位的主要韩国申请人

  中国拥有巨大的电子消费市场,但是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韩国企业为了抢占中国电子消费市场,在华申请了大量的相关专利。申请量排前十位的7个申请人主要涉及家电方面的技术。

  申请量排名前两位的三星集团和LG集团都是韩国超大型企业集团,有多个下属公司,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中国是这两家集团的重要市场,两家集团在华都有巨大的投资、众多的办事处和下属企业。。两家集团知识产权战略的差异在于:三星在中国的下属企业申请的发明专利数目远远小于LG,三星集团和LG集团在中国的下属企业在华申请并在2008年公开的发明专利数量分别是268件和2808件,相差悬殊。这种差别是由两者对华知识产权战略的不同造成的。三星和LG刚进入中国时,都把中国作为制造基地对待,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仅仅把中国作为制造基地显然并不合适,于是LG逐步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开发力度,相继成立了天津白色家电研发中心、北京数字电视和手机研发中心以及南京显示产品研发中心。由于采取了将自己定位成“一个中国企业”的策略,LG集团近几年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


  申请量排第三位的海力士半导体有限公司2001年才完成与现代集团的最终分离,主要生产存储设备,涉及的技术领域主要是基本电气元件和静态信息存储器。年海力士半导体有限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排半导体行业世界第七位。

  申请量排第四位的东部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半导体行业的10强企业,由韩国东部电子公司和韩国东部韩农化工公司2007年合并而成,目前业务涉及农业、材料和半导体等。

  申请量排第六位的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成立于1976年,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政府资助的研究组织,是韩国首屈一指的IT研究所。

  申请量排第七位的SK能源株式会社属于韩国SK集团。SK集团主要经营能源化工、信息通信和贸易服务产业,集团旗下的12家成员企业已经进军中国,涉及多个行业,其在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涉及电子、通信、化工和医药等领域。

  申请量排第八位的LS产电株式会社是LG集团于2003年分割成的3个独立的经营集团之一(另两个是LG集团和GS集团),从LG集团分离出来后专注于电力和自动化领域。

  申请量在前十位的申请人有2家汽车制造公司: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和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这两家公司在2000年一起成立了现代起亚汽车集团。集团包括现代汽车、起亚汽车、现代零件供应商和19个与集团产业有关的核心公司。2008年,现代起亚汽车正式晋升为全球第五大汽车生产制造商,2009年8月,凭借出色的全球产销业绩,排名上升至世界第四。现代起亚汽车集团的实际代表是现代汽车公司,在市场上,起亚和现代以两个公司的方式独立运行操作。两家公司的发明专利主要涉及汽车方面的技术,与现代汽车公司相比,起亚汽车公司在华发明专利申请数目较少,而且其超过1/3的发明专利申请都是和现代汽车公司共同申请的。

  申请量排第十位的韩国轮胎株式会社主要涉及轮胎和测量测试方面的技术。韩国轮胎株式会社1996年在中国投资设立企业,在华拥有韩泰轮胎有限公司和江苏韩泰轮胎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在中国乘用车轮胎市场拥有20 %的市场占有率。

  韩国大型企业的发明人在华申请效率普遍较高

  表2显示了在华申请发明专利的主要韩国企业的发明人的情况(按发明人平均申请数目排列)。从表中可以看出除了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和SK能源株式会社,其他8家韩国企业的发明人的效率普遍较高。LG集团和三星集团每项申请涉及的发明人人数多于其他申请人。

  小结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韩国在中国申请的发明专利数目的增速已经减缓,但是其绝对数目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虽然韩国申请人在中国申请了大量的发明专利,但是对中国企业产生威胁的主要是那些拥有大量专利的少数韩国大型企业。目前三星、LG和现代等几家拥有大量专利的韩国大企业集团已经基本完成了在我国的专利布局。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这些企业对于我国市场的控制力必将进一步增强。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这几个大型企业对华主要投资的电器、通讯、汽车和轮胎等领域的专利技术,追踪其发展动向。

  虽然很多韩国大企业在中国有巨大的投资,但是它们只是把中国当成产品的制造基地和市场,研发中心往往在韩国国内或者欧美地区。申请量排前十位的韩国申请人中除LG集团外,其余9家在中国投资的公司在中国申请专利都很少。LG在中国投资的公司虽然在中国申请了大量的专利,但是,这些专利申请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在LG集团主要的研发领域——“化学品技术”领域,合资企业没有相关专利申请。另外LG合资企业在华的专利申请几乎都具有韩国的优先权,其在华专利申请的发明人几乎都是韩国国籍。可以说,LG集团掌握着在华关键技术专利的实际控制权,利用中国廉价的智力资源为其专利战略服务。

  总之,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组建合资企业的模式并不一定能提升我国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我们应当摒弃对国外企业的技术依赖,把重点放在提高国内企业的自主研发水平上,从政策上鼓励、支持和保护中国企业的自主开发。(知识产权报 王峰 曾心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