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包起帆

发布时间:2019-08-24 02:29:15


  “新时代劳模,就是要争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模范。”在去北京前的一次采访中,包起帆透露了他最新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位老劳模对“劳模”一词下的最新定义,一如他的创新事业永远呈现给世人不同的时代内涵。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包起帆就是一名革新能手,针对港口木材、生铁、废钢等货物落后的装卸工艺,相继开发出一系列新颖的装卸工具,实现了工艺流程的变革。新工艺取代了人力作业,有效地确保了码头工人的安全,从此“抓斗大王”的大名不胫而走。

  成名后,包起帆没有停止创新。1996年,他提出中国港口内贸标准集装箱水运工艺系统,并于当年12月开通了中国第一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此后,内贸标准集装箱运输网络遍布全国港口,吞吐量从零起步到2008年达3203万箱,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其创新举措引发了我国内贸物流的重大变革,他成为同行公认的开拓者。

  进入新世纪,他又在如何提高码头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方面努力创新。2003年,包起帆提出创意并带领团队建设了我国首座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他又主持研制世界上首台全自动桥式抓斗卸船机、全自动散货装船机等。他把自控技术、网络技术、远程监控和检测技术、数字通讯技术与传统的机械设计相结合,成功建成了散货码头作业自动化系统。

  为了提高集装箱物流的透明度和安全性,从2004年起,包起帆发明了集装箱物流全程实时在线监控管理系统,带领团队开通了世界上第一条带有电子标签的集装箱商业营运航线,实现了集装箱的自动识别、实时跟踪和安全监控管理。该成果被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主席誉为是一项“改变人们运输方式的革命”。

  包起帆认为创新必须选好树种,然后精心栽培,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在他看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个创意如同一粒种子。如果种子不好,一切都是徒劳。包起帆创新,首先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这个课题必须是生产实践所急需的,这个难题是大家迫切希望解决的,这个项目将来是会有看得见摸得到效果的。至于那些表面文章,空头支票,成果搞成后锁进抽屉里、堆在墙角下的项目,包起帆坚决不搞。

  实践中,包起帆发现种树的人不少,真正能摘果的却不多。“‘春天种,夏天黄,秋天死,冬天进灶膛。’为什么?原因就是有人种完树后以为完事了。一旦下了种,就一定要让它生根发芽,一定要把小苗培育成大树,不结硕果决不罢休。我们在创新中更关心过程与细节,工作不松懈,困难不灰心,险阻不绕道。”

  正是凭着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包起帆往往能绝处逢生。为了在国际舞台上争取中国的话语权,几年前包起帆和他的团队积极向国际标准化组织,递交了有关制定集装箱电子标签国际标准的提案。然而,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非常严密的机构,有相当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过去中国对此知之甚少,更不要说来牵头负责国际标准的制定。

  但包起帆相信,路是人走出来的。国际集装箱电子标签工作组有一大批资深专家,代表着各个国家,往往争得脸红耳赤。2008年9月,包起帆代表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起草的提案被否决了,原来提出制定国际标准的提案需要有该工作组一半成员国同意,同时至少要有5个以上国家愿意共同参与才能通过。中国的提案尽管有一半国家同意,但只有2个国家愿意参与,只能铩羽而归。消息传来,很多同志都感到灰心丧气,但挫折并没有磨灭包起帆的决心。他把ISO国际标准工作小组的各国代表请到了上海,让他们现场考察,加深了解和沟通。事实胜于雄辩,外国专家充分肯定了中国的创新成果。随后,中国又提交了新的提案,ISO开启了“投票窗口”,要求全体成员再次投票。结果,14个国家同意该提案,其中法、德、美等八国还表示愿与中国一起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组确认了上述结果,同时任命包起帆负责领导该标准的起草工作。不久ISO秘书处又传来信息,新标准草案的国际编号为ISO/NP 18186。这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软实力”的提升添写了浓墨重彩一笔。

  20多年包起帆的创新业绩,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充分肯定。5月,在第95届巴黎国际发明博览会上,他一次获得4项金奖,成为105年来一次获得该展会奖项最多的人。三十年来他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130多项创新项目,其中3项获得国家发明奖,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9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项获得日内瓦、巴黎、匹兹堡、布鲁塞尔、北京等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

  包起帆作为多项国家级技术创新项目的领军人,他用事业来凝聚人,用行动来感染人,注重发挥团队的力量,始终把科技工作者团结在自己周围,组建了300余人的技术中心,形成了数十人的科研团队,共同投身创新实践。,8人成为教授级高工。长期以来,他把自己搞发明、搞创新获得的国家级、省部级、,全部捐献给企业伤残职工和困难职工。这条自立的规矩,至今已整整坚持了28年。

TAG: 包起帆发明协会中国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