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内外差距大中国企业须急追

发布时间:2019-08-26 12:19:15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全球竞争加剧的条件下,对知识资源的创造、占有和运用,已经成为各国取得竞争优势和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4月26日,中国保护知识产权企业高层论坛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企业积极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开展竞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但是,与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对待知识产权保护这个问题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国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至关重要  据强生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张为安介绍,强生公司拥有一支势力强大的研发团队,他们每年在研发方面投入的经费大约是全球销售额的10%。强生集团总部的法律部共有律师180名,其中一半以上是专利部的律师。  无独有偶,通用电气公司(以下简称GE)亚太地区知识产权法律首席顾问竺农范也谈到,GE之所以能长盛不衰,知识产权起到的作用非常大。在上个世纪,GE就是美国拥有专利最多的公司。在上海,他们又建立了一个跨国公司在中国最大的研发中心,共有700名左右的中国研发人员从事高科技的研发工作。  竺农范认为,对于企业来说,首先应认识到管理知识产权是要花钱的。要维护知识产权,就必须做长期的投资。当然,做知识产权的维护,也是要有回报的,尽管这个回报不可能在明天或者后天实现,但企业肯定会获得这一回报。根据GE的经验,一个好的专利申请,在全球要花费大量金钱。因此,这个钱是不是值得投入,关键就取决于企业想用这个知识产权做什么。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竺农范认为也同样需要质量监督。在GE,就有一套自己的管理系统,对于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以及盈利状况进行监督。国内企业:必须加大创新与投入  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大部分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保护还不甚了解。加入WTO之后,很多企业已经渐渐意识并懂得了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然而,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郑成思教授看来,今天的中国企业已经不可能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企业那样,还能有一个准备期来逐渐适应这个过渡。对于目前的中国企业来说,要么主动进行自我淘汰,要么就行动起来,迎头赶上。郑成思认为,积极创新就是目前企业要做的,“仿和冒”不是中国人的传统。  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李顺德教授认为,企业要想在知识产权方面逐步地建立自己的优势,一方面要提倡创新,另一方面则要有必要的投入。无论是研发,还是知识产权保护,一定的投入都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外国企业在品牌战略方面的经验,也十分值得我们的企业学习。尽管很多企业家经常讲品牌,但他们恰恰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品牌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结合。品牌的核心包括商标和商誉,而这些东西都是属于知识产权保护范畴的。  此外,郑成思认为我国企业还要学会应对。在这方面,我国的行业协会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就需要帮助企业。通过知识产权知识的全面普及,使我国的企业能够真正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工业报)   05-16